一半企业排名上升 6家企业新上榜!2021环境企业50强榜单座次变化几何(附营收、净利润)
7月10日,长江环保集团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长江大保护城市河湖修复论坛在汉举行。湖北省科协主席郭生练、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长江环保集团副总经理李巍等领导专家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湖北武汉院士中心副秘书长、市科协副主席熊少明主持揭牌仪式。
郭生练在致辞中表示,院士工作站是院士与企业强强联手打造的自主创新的“助推器”,希望工作站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将更多科技成果进行就地转化,培养大保护高级技术人才,为长江大保护贡献更多智慧。
刘昌明院士表示,作为长江环保集团院士工作站首位院士,他将与专家团队一起,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的核心技术进行研发攻关,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咨询,为长江环保集团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为长江经济带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李巍表示,长江环保集团作为三峡集团参与长江大保护的业务实施主体,始终贯彻科学治水、科技兴企的发展理念。下一步,公司将借助院士团队的智慧和影响力,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技术合作平台,重点围绕‘五水共治’开展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为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发展奠定科技支撑和基础。
仪式后,长江大保护城市河湖修复论坛召开,刘昌明院士等与会专家围绕城市河湖修复等问题分别作专题报告。
湖北省、武汉市及江岸区政府有关部门,院士团队及长江环保集团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资料链接
刘昌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水文学家,成因水文学的开创者,我国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测的开拓先锋,国内第一个人工降雨径流室内实验室的创建人,“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工程”为一体的水科学内涵的提出者。长期致力于水文、水资源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了地学与水利结合的研究,发展了水文地理学方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三峡集团96台水电机组首次全开运行2021-07-09
-     
                                    三峡集团纳入长江流域联合调度水库数量增至7座2021-07-08
-     
                                    增持3256.9万股!三峡资本进一步扩大对兴蓉环境投入!2021-07-06
-     
                                    7座!长江流域联合调度群再添“虎将”2021-07-05
-     
                                    900天993亿 三峡的长江战略2021-06-23
-     
                                    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21-06-21
-     
                                    三峡集团入股北控 国企重组新路?2021-06-17
-     
                                    环保行业“巨无霸”来了?北控引入三峡作为战略投资者2021-06-17
-     
                                    谱写新时代治水兴水新篇章2021-06-17
-     
                                    《重庆市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十四五”建设规划 (2021—2025年)》2021-06-04
-     
                                    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参投,纵目科技完成D轮1.9亿美元融资2021-06-03
-     
                                    关注 | 长江电力斥资10亿参与上海电力定增 持股比将升至14.21%成第二大股东2021-06-03
-     
                                    习近平:“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2021-06-01
-     
                                    习近平:“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2021-05-31
-     
                                    丁仲礼院士:碳中和过程会是经济社会大转型,应强调“技术为王”2021-05-31

 
                                         
                                         
                                         
                                         
                                         
                                         2021-07-09
2021-07-09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