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监测工具,大大提高海洋作业效率
文|陈根
水生动物在环境中活动时,通常会以皮肤细胞的形式留下遗传物质,环境DNA(eDNA)则允许科学家们从水生物种留下的微小遗传物质中检测它们的存在。这种“DNA汤”不仅对提供关于敏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而且对于理解、促进和保护海洋健康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eDNA可以被描述为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的任何DNA。就水样而言,eDNA可来自上皮细胞、排泄物、腐烂的生物体或组织碎片、生殖细胞。随着分子生物学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eDNA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包括生态学、保护生态学、入侵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方面。

近日,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MBARI)的研究人员利用一款全新自主水下机器人对eDNA进行了采样。该机器人由长距离自主水下航行器(LRAUV)和环境样品处理器(ESP)两部分组成。其中LRAUV是一个灵活的水下机器人,能够一次行驶数周并行驶数百公里。
ESP则是一个机器人的“罐中实验室”,可以过滤海水并保存电子DNA。通过LRAUV配备ESP,研究人员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海洋监测的规模。相比传统的海洋eDNA采样需要花费数周时间,且只能在局部地区进行,该技术无疑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此外,该设备可以在同一地区更频繁地取样,使研究人员能够探测到从前重点关注却难以多次勘测的海洋区域。可以说,填补这些数据空白对于加强全球海洋健康十分有帮助。
eDNA采样结束后,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metabarcoding”的技术分析了样本。该技术能够寻找短的DNA摘录,并提供样品中存在的群体的分类。研究人员分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基因标记,每一种都代表食物网的一个层次。这些层次叠加一起,就产生了一个全面的社区构成图,展现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秘密。
未来,研究人员希望更进一步扩大eDNA的研究规模,更广泛地描述海洋中生物群落结构,而不是单个物种。
原文标题:陈根:新监测工具,大大提高海洋作业效率
-     
                                    水电十二局新增四项实用新型专利2022-05-18
-     
                                    集团重点科研项目Z300摊压一体机技术升级研究试机完成2022-05-17
-     
                                    2022年中国海洋产业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海洋生产总值再创新高2022-05-10
-     
                                    中海油海油工程获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等认证(AIP)证书2022-05-10
-     
                                    国网江苏电力加快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2022-05-09
-     
                                    节省50%时间提升效率!天合光能智能提升解决方案加速分布式“效率革命”2022-05-07
-     
                                    应用数字化成果 强化上海主网春检管控2022-05-06
-     
                                    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青春赛道 “带电”奔跑2022-05-05
-     
                                    2022年一季度海洋油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8%、15.9%2022-04-29
-     
                                    中国海油:为建设海洋强国和能源强国贡献力量2022-04-28
-     
                                    呼和浩特赛罕供电分公司吹响2022年春查“集结号”2022-04-25
-     
                                    国网确山县供电公司:不负好春光 春检正当时2022-04-23
-     
                                    青海首座智慧水电站上电视啦2022-04-14
-     
                                    助推能源数字化转型 定义无人机巡检2.0时代2022-04-13
-     
                                    ONE完成海洋生物燃料的第三次试验2022-04-12

 
                                         
                                         
                                         
                                         
                                         2022-05-18
2022-05-18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