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经济 >

寒冬下逆势突围!详解环保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时间:2022-11-17 16:16:33 来源:

作者|青山研究院

正文:口罩下的又一年要翻篇了。经历了史上最惨上半年和毫无起色的三季度,环保行业进入了每个人都感受到寒意的冬季。今年是环保行业十分难捱的一年,不管是股市的表现,企业的业绩,还是从业者的心态,均显现颓势。

资本市场层面,环保板块估值跌入历史较低水平;企业层面,业绩难、施工难、回款难,难上加难;从业者层面,环保行业收入水平和增速已经连续数年排名倒数。

在PPP热潮、跨界潮、混改潮之后,行业进入了新的阶段,总体上呈现一种“国里国气”的稳定态,市场增速较前几年的活跃态明显减缓,政策变革带来的市场刺激效应逐渐过了高潮期。很多企业主航道发展得虽然不错,但是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了。行业不动的时候,只能企业自己动。

总体而言,环保企业普遍到了思考和探寻“第二增长曲线”的时候。环保企业“第二增长曲线”是青山研究院这几年结合产业趋势重点开展的研究课题,过程中能够发现有不少企业已经在探索和布局,且根据企业的规模、禀赋、所处细分领域等因素,初步总结归纳了4种典型模式。

本文就新形势下环保企业“第二增长曲线”这一话题展开,以期为寻求破局的企业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01热潮退去,环企“第一增长曲线”见顶

过去几年,环保行业的热度确实是推向了历史高点,但热潮过去后发现本质的东西并没有太大改变,工程逻辑下的高速增长终究是一晌贪欢。因此,热潮的退去也意味着环保企业的“第一增长曲线”普遍见顶。

经常读「青山产业评论」文章的朋友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对于行业近些年的发展逻辑也会有清晰的认知。不过鉴于关注「青山产业评论」新朋友较多,我们先复盘一下环保这几年的整体情况。

首先强调一个基本逻辑,即环保在需求的根子上依赖政府付费和环保监管,但这二者的势能在上一波高速增长中已经充分释放,当前所谓的平缓期、稳定态就是由此而来,这是今年以来环保企业普遍不温不火的本质根源。

以近两三年新上市的环保企业为例,大都表现出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状态。其中,破发已经不是新鲜事,股价下跌更是常态,甚至有企业上市不到两年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分析原因,绝非这些企业不够优秀或者经营得不好,相反这些企业基本上是业内发展得较好的。股市表现上的萧条,一部分原因即来自上一波业绩爆发之后,市场进入了平缓期、自身的能量也在冲上市的过程中透支殆尽,这导致企业在上市后业绩表现上平平无奇。

市场需求方面,PPP模式的兴衰起落最能说明问题。PPP模式大爆发的时候,表面上看欣欣向荣,但背后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当大环境变动导致财政支付能力捉襟见肘的时候,企业随时可能面临釜底抽薪的窘境,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很大。当下一些头部的企业就处在这种艰难状态下,而头部企业的艰难又会向下游的小企业传导,进而使整个行业进入寒冬。

在金融及资本方面,银行在大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变得愈加谨慎、保守,而环保企业手上的资产抵押价值不高,想要获得银行贷款实在太难,由此也就屡屡出现了企业铤而走险质押股票融资的高危操作。而资本视角下,环保行业重资产模式、低利润空间、长回收期的特点,决定了这不是一个性感的标的产业。

此外,近几年桑德国际、神雾环保、神雾节能、三聚环保、东方园林、东江环保、先河环保、盛运环保等企业的一连串造假暴雷事件让环保这个所谓的朝阳产业很受质疑。

在竞争格局上,国央企的入主加上房地产、工业、建筑等领域企业的跨界,基本上封盖了行业格局的演变。PPP暴雷事件把一批环保民营企业打回了原型,背后深层的逻辑是,现阶段各地方的财政收入支撑不住环保产业这么快速的增长投入。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大部分地方在环保上的投入只够解决紧急、尖锐的问题,环保投资的正外部性尚难充分体现。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环保企业的“第一增长曲线”普遍已经见顶。

02环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3个关键点

所有行业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企业本来发展得好好的,但随时可能因为一些行业内外的因素而消失,这就需要企业在“第一增长曲线”的“极限点”出现之前,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破局点”,环保行业更不例外。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青山研究院的调研可以发现,很多环保企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第一增长曲线”的“极限点”,三五年原地踏步的企业不在少数,业绩波动下滑也早已不是稀奇事。

对于企业来说,“增长”是永恒的话题,企业实现永续增长无非两种方式,要么有持续稳定的定价、提价能力,要么必须跨过“第二增长曲线”这道坎。

现阶段要形成持续稳定的定价、提价能力对环保企业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环保企业要实现永续增长基本上要依赖“第二增长曲线”。但是,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听起来是一个很有道理的方略,做起来可并不容易,背后考验的是企业求新求变的能力。

首先,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是有窗口期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企业当前业绩稳定,又看到行业新趋势之时。如此一来既有基础,又有时间,可以支撑新的增长曲线的探索。而在时机上,太早或者太晚都不适宜,太早没必要,太晚没机会。

其次,企业要有前瞻眼光和决策魄力。谁也不知道哪个方向能够长出新的增长曲线,且各家企业的情况也互不相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能力模型来和所处领域来探索,需要决策者面向外来、果断决策。

再者,“第二增长曲线”不能“空穴来风”,更不是“无本之木”。企业要基于自身核心资源,打造全新的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而不是完全没有跳出原模式的微创新。

这是认知层面关于环保企业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3个关键点,是基本逻辑、也是大道理,自是不必多说,我们不如看看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具体是怎么做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