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重新定义半挂卡车
记者2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面对席卷我国北部和中东部地区的入冬以来最强寒潮,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发挥“全国一张网”资源配置作用,全力保障民生用气需求。11月27日至今,累计向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北方7省市增供天然气3000万方。
中国石化上游气田满负荷生产,普光气田日产气量2542万方,涪陵页岩气田日产气量2000万方,西南石油局日生产天然气超2600万方。同时,进一步加强LNG接收站生产运行管理,合理调配LNG船期,保持天津、青岛LNG接收站满负荷运行,随时满足寒潮天气市场需求变化。
充分发挥储气库调峰能力。中国石化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基层一线队伍基本功训练,以实战状态备战冬季保供。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文96、金坛、卫11、文23等9座储气库注入天然气超28亿方,形成有效工作气量超20亿方,调峰能力达1500万方/日以上,可满足30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气需求。加快建设储运设施。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两座储罐已投入使用,储气能力从3.8亿方提升至6.4亿方。青岛LNG接收站二号码头正全速推进投产前准备工作,预计12月底具备投产条件,年接转能力由700万吨增长至1100万吨,将全面助力华北地区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
中国石化一方面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市场保供责任,加强上下游沟通衔接,以民生优先为原则,编制完善了相关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极寒天气、突发事件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张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新政实施,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2022-12-02
-     
                                    黑五大促落幕, 中国跨境电商“疏远”亚马逊2022-12-02
-     
                                    光伏频陷贸易摩擦 商务部给出三点建议2022-12-02
-     
                                    国家能源集团举办“彩虹向未来”中国—南非企业“云开放日”活动2022-12-02
-     
                                    2022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聚焦新形势下的能源转型与能源合作2022-12-02
-     
                                    我国冬季能源保暖能力提升 天然气资源量超千亿立方米2022-12-02
-     
                                    国家能源集团举办中国-南非企业“云开放日”活动2022-12-02
-     
                                    这支中国“军团”,称霸一个行业,傲立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12-01
-     
                                    中国快递巨头混战中东2022-12-01
-     
                                    江泽民同志与核电的二三事2022-12-01
-     
                                    何继江:太阳能+电模式未来有望成清洁取暖主流2022-12-01
-     
                                    王勃华: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与未来展望2022-12-01
-     
                                    中国石化斥资18.88亿元完成A股股份回购2022-12-01
-     
                                    央企密集部署 能源保供形势稳定2022-11-30
-     
                                    我国最大深水气田群年产天然气创新高2022-11-30

 
                                         
                                         
                                         
                                         
                                         
                                         2022-12-02
2022-12-02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