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leton投资2.2亿欧元建欧洲最大超级电容器工厂
导读:爱沙尼亚电池专家Skeleton Technologies公司在西门子的支持下,正在萨克森州建设欧洲最大的超级电容器生产基地。Skeleton将投资2.2亿欧元在萨克森州莱比锡附近的Markranst?dt建造新的生产设施。

据该公司称,1亿欧元将投资于生产,1.2亿欧元将投资于开发和研究,以及未来的生产升级。未来,每年将有1200万个超级电容器在Markranst?dt生产。该公司计划于2024年开始生产。
西门子将在建立新地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两家公司希望共同推进下一代超级电容器生产。明确的是,他们也将使用Skeleton的“弯曲石墨烯”材料,以实现更高的功率和能量密度。
Skeleton的超级电容器被用于汽车行业、运输业(如有轨电车)、电网和工业。超级电容器可以非常迅速地吸收和释放能量,且可靠性高、寿命长。
Skeleton Technologies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Taavi Madiberk表示:“超级电容器是大幅减少发电、运输和工业部门排放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技术的各种应用为工业部门的电气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这些部门中,用电池无法有效地实现电气化。”
德国议会国务秘书Michael Kellner表示:“Skeleton使用了他们自己的专利,弯曲石墨烯材料,因为它是欧洲开发的技术,用于在欧洲制造储能产品,从而加强了欧洲储能生态系统和价值链。在当前的背景下,不依赖进口有毒金属变得更加关键。”
原文标题:Skeleton投资2.2亿欧元建欧洲最大超级电容器工厂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能源噩梦会否到来 取决于欧洲是否选择现实主义立场2022-07-21
-     
                                    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开启“造芯工厂”2022-07-20
-     
                                    欧洲能源短缺问题最新进展2022-07-20
-     
                                    供应趋紧预期上升 国际油价显著回升2022-07-20
-     
                                    俄罗斯的“气”对欧洲有多重要?2022-07-18
-     
                                    智慧能源工厂的低碳尝试2022-07-16
-     
                                    EchoStar推出全球首个泛欧洲LoRa物联网网络2022-07-15
-     
                                    看欧洲各国如何花式储能2022-07-15
-     
                                    “北溪-1”暂停供气令欧洲忧心2022-07-14
-     
                                    “北溪-1”管道关闭维护加剧欧洲能源困境2022-07-13
-     
                                    “北溪-1”停止向欧洲供气开始年度检修2022-07-12
-     
                                    突发!瑞萨电子日本工厂停工2022-07-07
-     
                                    欧洲研究院:石墨烯改性电工材料新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电力行业2022-07-07
-     
                                    组件价格天花板,到底在哪里?2022-07-05
-     
                                    同比增长102%!1 – 5月我国组件出口达63.4GW!2022-07-04

 
                                         
                                         
                                         
                                         
                                         2022-07-21
2022-07-21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