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布“碳中和”行动纲要!非化石能源装机升至90%以上!
据外媒报道,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的提议再获新进展,全球三大芯片巨头博通、联发科和Marvell对这笔有争议的交易表示了支持。
2020年9月份,软银集团和英伟达宣布,双方已达成确定性协议。根据协议,软银将把Arm出售给英伟达,交易价值为400亿美元。
消息一出引来业界的广泛关注,最重要的是,人们担心英伟达收购Arm之后,Arm恐将失去其中立的地位。而对Arm在移动终端及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客户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这笔交易遭到包括英特尔、高通等多家芯片供应商以及特斯拉在内的硅谷多家科技巨头的反对。
在广大科技巨头表达出反对这笔交易的态度后,知情人士在今年2月初表示,英国、欧盟将就这笔交易展开深入调查。今年4月份,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下令对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的交易展开调查。目前,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正准备提交一份可能反对此次收购的审查报告。与此同时,美国、欧盟和中国也在对这一潜在交易进行审查。
目前,这笔交易进度如下:英伟达收购Arm首先要获得英国的审批,接着还要获得中国的审批。英国方面,外媒称英伟达至今尚未向欧盟委员提出批准申请,而若因欧洲假期的耽误,英伟达可能无法在预计的2022年3月完成对Arm的收购。因为按照计划,英伟达预计在18个月完成这笔收购。中国监管的审批方面,英伟达只是在6月提交了审批申请,预计中国将是最后一个对英伟达收购Arm进行权衡的国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投建三大正极材料基地,当升科技募资46亿2021-06-23
-     
                                    Paytm十年:被“废钞行动”推上神坛的支付巨头2021-06-20
-     
                                    6000亿巨头拆分“芯片”子公司IPO2021-06-17
-     
                                    macOS 12、iPadOS 15、watchOS 8三大系统体验2021-06-17
-     
                                    能让三大运营商5G基站每年省下25亿元电费!爱立信用的啥技术?2021-06-11
-     
                                    这笔交易可以创造下一个页岩气巨头2021-06-10
-     
                                    油田服务巨头贝克休斯报告亏损2021-06-10
-     
                                    Linux系统中文本处理三大法宝,哪个是你的最爱?2021-06-10
-     
                                    重磅!又一巨头要造车!2021-06-10
-     
                                    石油巨头承担更多债务以支付股利2021-06-09
-     
                                    印度石油巨头比埃克森美孚如何大2021-06-08
-     
                                    能源巨头将更绿色的液化天然气推向市场2021-06-05
-     
                                    科技巨头正在从爱尔兰吸取能量2021-06-04
-     
                                    石油巨头争相撤离墨西哥湾的平台2021-06-02
-     
                                    为何油田服务巨头正在倾销资产2021-05-31

 
                                         
                                         
                                         
                                         
                                         
                                         2021-06-23
2021-06-23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