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的有毒颗粒会直接从肺部进入大脑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吸入污染的空气可能会导致有毒颗粒通过血液从肺部运输到大脑,这可能会导致大脑疾病和神经损伤。

伯明翰大学6月20日消息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可能的直接途径,通过血液循环吸入各种细微颗粒,有迹象表明,这些颗粒一旦进入血液循环,在大脑中停留的时间就会比在其他主要代谢器官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一个由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和中国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专家团队今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

研究于2022年6月20日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最新影响因子:11.205)杂志上
(上图非本期封面)
科学家们透露,他们在取自人类脑部疾病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各种细微颗粒,这揭示了一个可能导致有毒颗粒物质进入大脑的过程。
来自伯明翰大学的合著者 Iseult Lynch 教授评论说:“关于空气中细微颗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害影响,我们的知识还存在差距。这项研究揭示了吸入颗粒物和它们随后在体内转移之间的联系。”
“数据表明,从肺部通过血液进入大脑的微粒数量是直接通过鼻子进入大脑的八倍,这为空气污染和这些微粒对大脑的有害影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Iseult Lynch 教授
空气污染是许多有毒成分的混合物,但颗粒物(PM,特别是环境中的细微颗粒,如PM2.5和PM0.1)是最令人担忧的,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超细颗粒能够逃脱人体的保护系统,包括前哨免疫细胞和生物屏障。
最近的证据显示,严重的空气污染与明显的神经炎症、阿尔茨海默病样变化以及老年人甚至儿童的认知问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这组科学家发现,吸入的颗粒物可以在穿过气血屏障后进入血液,最终到达大脑,并在此过程中导致血脑屏障和周围组织受损。一旦进入大脑,这些颗粒就很难清除,而且比在其他器官中停留的时间更长。
他们的发现为证明微粒污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提供了新的证据,但研究人员建议,需要对吸入的环境微粒进入大脑的机理进行更多的研究。


创立于1900年的伯明翰大学
参考文献
Source: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haled toxic particles take direct route from lungs to brain - study
Reference:
Passage of exogeneous fine particles from the lung into the brain in humans and animal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DOI: 10.1073/pnas.2117083119.
原文标题:吸入的有毒颗粒会直接从肺部进入大脑
-     
                                    “智”理双碳,海康威视造了个“大脑”2022-05-09
-     
                                    保利协鑫能源2021年报:战略转型成效显著,经营亮点不断涌现2022-03-30
-     
                                    隔墙售电试点都5年了,这个行业还是颗粒无收2022-03-21
-     
                                    国内电力行业首个“超强大脑”问世!2022-02-18
-     
                                    纳米材料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影响研究进展2022-02-18
-     
                                    好氧颗粒污泥:升级既有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利器2022-02-07
-     
                                    宁夏协鑫:颗粒硅工艺迭代 推进光伏发电迈向零碳时代2022-01-25
-     
                                    颗粒硅工艺迭代 推进光伏发电迈向零碳时代2022-01-20
-     
                                    颗粒硅能否取代块状硅?保利协鑫博弈光伏未来2021-12-21
-     
                                    亚纳米颗粒可稳定锂氧电池2021-12-14
-     
                                    边缘计算,联想大脑-Edge AI的C位出道2021-11-18
-     
                                    论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影响2021-10-13
-     
                                    研究速递 | 活性污泥类藻酸盐物质回收:潜力、性质及限制因素2021-10-08
-     
                                    “双碳”叠加“双控”背景下,多晶硅价格屡破天花板难题何解?协鑫提前布局颗粒硅屡签大单!2021-10-06
-     
                                    俄罗斯科学家旨在利用氧化oxide纳米颗粒提高细胞效率2021-10-03

 
                                         
                                         
                                         
                                         
                                         2022-05-09
2022-05-09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