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紧急审议乌克兰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11月23日紧急审议乌克兰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发言表示,国际社会应共同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共同避免冲突加剧升级。

当天,联合国负责政治和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迪卡洛等作通报。迪卡洛称,持续的、广泛的袭击正给乌克兰平民带来灾难性后果,随着冬季来临,人们在躲避轰炸时还要应对严寒。23日的新一轮袭击,除了导致更多平民伤亡外,还影响了乌克兰多地热电站和水电站,此前仍在运营的核电站也不得不从能源网络断开,部分地区已完全断电。其中,基辅地区完全失去了电力供应,约300万人无法获得自来水。
耿爽发言说,乌克兰冲突仍在继续,民用设施不断受到攻击,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人数持续上升,形势发展令人十分担忧。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有关各方要尽快开展直接接触,早日重启外交谈判。国际社会应该共同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共同避免冲突加剧升级,共同防止出现核危机,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改善危机地区人道主义状况。
耿爽表示,中方再次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加剧对抗冲突的举措,防止对抗走向失控,特别要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全力保护平民和民用设施安全,尽力减少冲突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耿爽指出,冲突下的乌克兰人道局势十分严峻。国际社会要帮助乌克兰抓紧修复受损的能源基础设施,向受影响的民众提供御寒物资援助,保障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所有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妥善安置、平安越冬,防止出现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核安全和安保问题事关重大,不容闪失。中方呼吁有关各方务必谨慎行事,全力确保核设施安全,避免造成人为核事故。中方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授权履行职责,继续同俄罗斯和乌克兰就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和安保问题进行协商,争取达成彼此均可接受的安排。管控危机外溢影响应当成为国际社会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合作重点。中方欢迎有关各方就黑海粮食外运倡议延期达成一致,也欢迎联合国秘书处继续解决俄罗斯粮食化肥出口面临的障碍,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在此基础上保持接触,争取更多外交突破。
耿爽说,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乌克兰危机的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     
                                    危机加剧!“乌克兰四成能源基础设施已遭破坏”!2022-11-03
-     
                                    10月27日能源要闻:国务院: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乌克兰电力公司将对全国用户限电!2022-10-27
-     
                                    华为紧急增产Mate50系列2022-09-27
-     
                                    欧盟提出紧急干预措施 应对能源价格高涨2022-09-15
-     
                                    俄猛烈反击!乌克兰电网遭遇毁灭性打击,国际能源价格会大涨吗?2022-09-13
-     
                                    一文聊聊自动紧急制动系统2022-08-22
-     
                                    董秀成:拜登宣布进入能源紧急状态,美国能源怎么了?2022-06-18
-     
                                    紧急总动员!这场经济大考,没有一个地方敢躺平2022-06-17
-     
                                    “电力紧急状态”折射巨大储能缺口2022-06-14
-     
                                    乌克兰光伏电站遭导弹袭击,对乌投资的中国光伏企业影响几何2022-06-14
-     
                                    乌克兰议员担心今冬能源不够用2022-04-29
-     
                                    为什么俄乌战争中没有核能制裁?2022-04-13
-     
                                    灾难发生30年后:乌克兰计划在切尔诺贝利建立巨大的太阳能农场2022-04-02
-     
                                    俄罗斯一石油基地被空袭 8个储油罐起火2022-04-02

 
                                         
                                         
                                         
                                         
                                         2022-11-03
2022-11-03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