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四五”风光建设方案:新增12.5GW
日前,全国首单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落户前湾新区,将为湿地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今后,湿地如因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原因受损,导致碳汇量减少,保险公司将第一时间理赔,款项可用于灾后湿地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湿地资源培育及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支出,同时银行也将根据湿地碳汇价值提供授信,帮助相关运营单位开发和提升湿地生态价值。
湿地具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与海洋、森林并列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径流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同时还是重要的储碳库,储碳总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35%,在碳汇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这一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参考国内外湿地碳汇方法学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湿地碳汇价值和修复成本进行核定,解决了湿地碳汇价值初步确认问题,填补了国内湿地碳汇价值保险的空白,有利于提升湿地灾后救助、修复效率。同时项目采取银保合作模式,既为湿地维护碳汇价值、降低修复成本提供保险保障,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湿地提供信贷支持,开创政、保、银、企合作,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新模式。
“湿地的碳汇价值不仅可用于湿地自身发展和建设,还可以进一步解决前湾新区发展过程中,大力引进大型新兴企业时如何保持碳平衡的问题,为前湾后续通过湿地价值实现碳中和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思路。”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布典型案例,涉及非法采矿等问题2022-04-11
-     
                                    0.25元/千瓦时!三亚发布2020-2021年度分布式光伏发电市级补贴申报通知2022-04-11
-     
                                    阳光电源“阳光林”项目落地大熊猫国家公园2022-04-08
-     
                                    江苏:严禁以项目投资和产业拉动为由开发煤电、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0%左右2022-04-08
-     
                                    天津:推动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 提高电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2022-04-06
-     
                                    黑龙江计划“十四五”时期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2022-04-02
-     
                                    人民日报: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2022-03-29
-     
                                    雷鸣山调研三峡集团武汉长江大保护工作2022-03-28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工作计划2022-03-28
-     
                                    煤炭矿区含“绿”需求越来越高2022-03-25
-     
                                    形势 | 31省委书记谈碳达峰碳中和2022-03-24
-     
                                    生态投资是明智投资的五个原因2022-03-24
-     
                                    山西省2019-2020年度发电行业105家重点排放单位公示2022-03-23
-     
                                    中节能(齐齐哈尔)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入选!黑龙江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公示2022-03-23
-     
                                    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持续改善势头“十四五”时期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2022-03-23

 
                                         
                                         
                                         
                                         
                                         
                                         2022-04-11
2022-04-11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