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再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力(详解版)
导读: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又一次站在能源革命的转折点;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构成了第三次能源革命,生态环境与国际关系亦迎来转型发展
“碳中和”即净零碳排放,旨在实现碳吸收端与排放端的抵消;由此,实现路径可分为加、减两个维度,增加碳固定和碳汇,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而最终目标的确立又深刻影响脱碳的实现
控制全球温升事关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碳中和”的根本要义,需要世界各国执行脱碳措施;对于中国,把握本轮能源革命的主动权,不仅关乎提升能源安全性,还在于从双向驱动制造业升级
从政策驱动来看,全球多国通过颁布政策或立法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站在能源转型的机遇期,多国亦制定发展新兴技术和产业的战略规划,其中,绿色发展和数字技术是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
从经济运行来看,伴随清洁能源电力技术的成熟,其成本不断下降,产业收益上升,能源消费结构得以优化;碳市场赋予碳排放资产属性,借以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并缓释风险,并与金融市场形成协同
报告内容: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风光储结合了!金风科技、三峡能源、阳光新能源等合资5亿成立新公司!2021-06-29
-     
                                    昆士兰州将根据新的8.73亿澳元能源战略拍卖400兆瓦可再生能源2021-06-29
-     
                                    印度未实现5吉瓦的2016年可再生能源目标2021-06-29
-     
                                    世界难民日:改善难民获得能源的途径2021-06-28
-     
                                    阳光电源与国家电投签署协议!就储能及氢能商业模式等全面合作2021-06-28
-     
                                    阿尔及利亚启动太阳能产业集群,任命新能源部长2021-06-28
-     
                                    波兰未实现202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目标2021-06-28
-     
                                    欧洲发起两项运动,推动天然气脱碳2021-06-28
-     
                                    5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新能源省间交易完成电量125亿千瓦时2021-06-28
-     
                                    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关键技术等可申报!能源局开展十四五第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认定2021-06-28
-     
                                    应对变革 苏州主动布局能源基础新设施2021-06-28
-     
                                    国家能源集团玛尔挡水电站全面开复工仪式举行2021-06-28
-     
                                    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在青海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 储备1000万千瓦以上2021-06-28
-     
                                    先期投资1亿 氢能产业园项目落地河南温县2021-06-28
-     
                                    关于新能源新材料,中石油最新安排部署来了2021-06-28

 
                                         
                                         
                                         
                                         
                                         2021-06-29
2021-06-29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