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开车,空调这样用才更省油!
进入六月,全国各地的气温应该都上来了,阿贵君所在的福州也是特别闷热,一到夏天有车的朋友是不是都喜欢一上车就打开空调享受凉风?可今年以来油价频频上涨,怎么样开空调才更省油呢?可能这么久以来你都用错了,今天阿贵君就来教大家几招,不仅凉得更快,而且更省油。
开空调前先通风、合理使用内循环
遇到高温天气车子被暴晒,大家如果一上车就打开内循环,容易将车内的热气封闭在内,非常不利于降温。一般情况下,应该在开空调之前打开车窗车门做好通风,空气流通一会儿再开启空调,打开内循环,将车外的热空气阻隔在外,更容易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同时也更省油。

空调出风口向上
冷空气比热空气重,大家在使用汽车空调的时候也可以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这样冷空气向下沉的过程中,能够加速车内降温,快速达到目标温度更省油。

避免调到最低温度
夏天炎热,一些车主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到最低,这种情况下,空调泵会不断运转、鼓风机也会开至高挡位,同时车内外温差越大,冷量损失越大,会大大提升油耗,造成浪费。一般情况下,建议大家车内空调温度设置在25℃左右,这样既能够保证空调的高效运转,同时也是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避免车内外温差过大,下车以后感到不适。

空调关闭时间有讲究
一些车主喜欢享受凉风,通常到了目的地熄火的时候才将空调关闭,不过这样做常常会导致空调出现异味,因为这时候空调内部以及车内温度低,停止工作以后与高温接触,容易在内部凝结水雾水滴,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空调就容易出现异味。正确做法是,快到目的地一两公里的时候,打开外循环,这样可以充分干燥蒸发器表面,有效防止空调异味。同时,也要提醒大家,熄火之前先关闭空调,不然下次启动车子空调又会开启,无形之中也会增加油耗。

以上这几点就是夏季汽车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帮助大家不仅享受清凉,还能更省油。你还有什么汽车空调使用的小妙招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文/沉尘;审/凌云众生)
原文标题:高温天气开车,空调这样用才更省油,很多老司机都做错了?
-     
                                    北交所打新之泰德股份:汽车空调器轴承龙头,估值高筹码多,破发概率较大2022-06-01
-     
                                    “大白”有了空调房2022-05-26
-     
                                    露营空调有望成为空调行业增长新赛道?2022-05-20
-     
                                    连续高温“烤”问印度能源供应2022-05-10
-     
                                    极端天气显示风,太阳能弱点2022-04-06
-     
                                    全国人大代表董保同:我国已掌握第四代核电技术 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正在稳步推进2022-03-11
-     
                                    舒印彪:加快高温气冷堆商业推广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03-09
-     
                                    全国政协委员舒印彪:加快高温气冷堆商业推广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03-09
-     
                                    中国华能舒印彪: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022-03-07
-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推动高温堆与高耗能企业耦合发展2022-03-07
-     
                                    极端天气可能使全球能源需求创历史新高2022-03-04
-     
                                    国网首个多电压等级变电站空调用能优化技术正式运行2022-02-21
-     
                                    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2022-02-18
-     
                                    Nat Gas价格因寒冷天气而飙升2022-02-15
-     
                                    极端天气导致利比亚停产2022-02-11

 
                                         
                                         
                                         
                                         
                                         2022-06-01
2022-06-01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