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消费品”思维下的光伏新蓝海

时间:2022-11-07 15:23:12 来源:中国电力网

随着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基于IBC电池技术路线的HPBC和ABC正式面世,叠加户用光伏市场的全面爆发,光伏行业的“消费品”时代悄然来临。这不仅意味着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同时也将重塑企业的市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技术壁垒的加持下,IBC的市场竞争也相对温和,这为企业长期拥有超额利润提供了保障。

| 政策频出驱动户用市场全面爆发

自2021年以来,全球户用光伏市场全面爆发。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欧洲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106GW,占总装机量的比重达到65%。其中,户用光伏累计装机量为41GW,占比为25%。我国2022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65GW,同比增长157%,占比达到创纪录的64%。其中,户用光伏新增装机8.91GW,占比达到29%。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的欧洲市场,随着欧盟“REPowerEU”能源计划的推出以及“能源系统数字化”计划的制定,未来几年户用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按照欧盟的规划,至2025年累计光伏装机量将达到320GW以上,而截至2021年欧盟累计装机量仅为165GW。按照户用光伏占比25%测算,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年均新增装机38.75GW。

除了欧洲以外,美国市场随着《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的推出,以及总统拜登暂时免除了对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在东南亚四国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的所有反倾销或反补贴税,即将全面复苏。彭博新能源认为,美国户用光伏市场规模高达454GW。

| “消费品”属性助力企业价值重估

户用光伏市场的崛起,也带来了用户需求的改变。与集中式市场的理性决策相比,户用市场更为感性,IRR并非唯一决策因素。尤其是中高端用户群体,相较于价格敏感型的低收入群体,其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在消费决策中对于高品质、个性化且能够显示其身份与地位的产品或服务更为敏感,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溢价。

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在近日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产品团队在最近两年间共调研了上千名终端用户,发现用户始终在等待一款兼顾高效、安全与美观的“全能型”光伏产品。

可以看出,在户用市场,光伏产品的“工业品”属性被逐步削弱,消费品属性则愈发凸显。众所周知,消费品在品牌、设计、IP等属性的加持下,相比于工业品能够产生更高的溢价,企业的市场价值也更高。

以小家电行业近些年兴起的“颜值经济”为例,小熊电器、九阳股份等企业将不具备技术差异化的料理机、电炒锅等产品与美学设计完美融合,通过迎合目标客群的审美需求,获得了更高的产品溢价。而反观极为重视产品性能的格力电器,则在小家电领域不温不火。

具体到光伏行业,横店东磁基于PERC技术推出的“黑组件”,在部分北欧国家大为畅销,公司在投资者交流会中曾表示,相较于普通PERC组件,“黑组件”的单瓦盈利更高。而在众多财经平台流传的一份爱旭股份的交流纪要中也显示,公司合作伙伴的ABC系统售价是普通产品的2-3倍。

消费品属性的加持,除了能够在产品市场获得超额利润以外,在金融市场中也能够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以处于成熟期的行业为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家电行业和酿酒行业的滚动市盈率分别为24倍和33倍,而煤炭行业和水泥建材行业仅为8倍和11倍。

| 颜值和效率塑造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虽然横店东磁等企业早已洞悉了户用市场的“审美”需求,但碍于PERC电池技术的限制,叠加集中式市场长期占据主流地位,“黑组件”并未掀起波澜。横店东磁曾表示,“黑组件”因生产工艺等问题,导致组件功率显著低于普通组件。不过,随着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IBC电池技术的愈发成熟,光伏产品也具备了由“工业品”转型“消费品”的基础条件。

资料显示,IBC是一种背结背接触的光伏电池结构,其正面采用SiNx/SiOx双层减反钝化薄膜,无金属栅线;而发射极、背场以及对应的正负金属电极呈叉指状集成在电池背面。由于正面没有栅线遮挡,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入射光,增加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光学损失。

受益于正面无金属栅线遮挡的美观外形,IBC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产品设计和品牌定位,满足不同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例如,隆基绿能最新发布的“Hi-MO 6”系列产品即针对不同建筑风格推出了黑曜石、满天星、霓虹彩三种美学风格,并形成了消费类企业独有的产品矩阵。

与此同时,IBC的光电转换效率也更高。数据显示,IBC的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29.1%,高于TOPCon和HJT的28.7%和28.5%。根据隆基绿能与爱旭股份披露的数据显示,HPBC的量产转换效率已经突破25%,而ABC更是高达26.2%。

| 技术壁垒构筑经济护城河

虽然目前IBC的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但长期以来,由于光伏产品的同质化特征显著,企业的超额利润往往来自于技术变革下的先发优势,因此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无法长久保持。

例如,在PERC电池技术刚刚兴起的2015-2017年间,通威股份通过收购合肥赛维一举成为电池片霸主,电池片业务毛利率最高曾经达到20%,但随着供需结构的改变,毛利率水平却逐步下滑。

不过,IBC凭借复杂的生产工艺,有望形成显著的经济护城河。目前,业内仅有MAXN(TCL中环)、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实现了大规模量产。根据爱旭股份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ABC的良率仅在95%以上,而TOPCon、HJT等均已超过98%,可见生产难度之高。

在横店东磁近期举行的投资者线上交流会中,公司表示原计划明年四季度IBC会有部分规模出货,但目前批量试产的良率难以控制,预计量产时间会有所推迟。中来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IBC产品有小批量出货,但是成本较高,因此决定将TOPCon和IBC结合研究TBC技术。

在龙头企业中,通威股份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首批IBC电池虽然已于今年7月份正式下线,但产线尚处于优化中。天合光能虽然数次打破IBC实验室转换效率,但仍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可以看出,相比于TOPCon与HJT的“拥挤不堪”,IBC的市场竞争更为温和,有利于企业提升议价能力,继而获取超额利润。

| 写在最后

笔者注意到,在某财经社区中,部分投资者对于HPBC和ABC的生产成本颇为关注,认为如果没有成本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堪忧。但在消费品市场,成本、效率等产品功能仅是营销战略的一环,通过对目标客群进行细分,提供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以及创造卓越的用户价值,完全能够弥补生产成本的提升。况且,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未来生产成本也将不断下降,这也是制造业的客观发展规律。

其实,隆基绿能与爱旭股份正在悄然引领光伏行业全面进入“消费品”时代,至少在战略思维上,已经领先光伏行业至少一个“身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