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使用OpenCV对图像进行特征检测、描述和匹配

这项新研究可能有助于将干法蚀刻的黑硅电池投入工业规模生产。
人们普遍认为,以低反射率以及对可见光和红外光的较高吸收而闻名的黑硅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晶体电池相比,价格昂贵,这是由于其商业化生产过程所决定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在使用干法蚀刻和原子层沉积(ALD)时。
芬兰奥拓大学和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的能源研究表明,即使采用干蚀刻工艺,黑硅PERC电池的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约10%。使太阳能电池更有效地捕获光。
根据研究小组的说法,干法蚀刻不仅对提高电池的光吸收至关重要,而且还因为它可以进行金刚石锯片的切割,增强金属的吸气能力,并可以防止暴露于光下的功率转换效率下降。光伏杂志编辑马克·哈钦斯(Mark Hutchins)在2017年11月该杂志印刷版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金刚石线锯对黑硅技术复兴的重要性。
为了计算黑硅PERC电池每个制造过程的成本,研究人员基于理论上为1 GW的工厂进行了分析,并基于22%的电池效率计算了每单位功率的成本。去年第三季度创下的目前工业规模生产的黑硅电池的效率记录为20.78%。
干法蚀刻成本的提高可节省整体成本
研究团队承认:“这在步伐成本计算中引入了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由于黑硅蚀刻和通过双面原子层沉积进行钝化的结合,总体电池处理成本增加了15.8%至25.1%。尽管有所增加,但整个PERC电池的单位功率成本却降低了10.8%。”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说,四结串联薄膜电池在住宅领域具有强大的潜力2021-08-08
-     
                                    德国科学家使用化学工艺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2021-08-07
-     
                                    未知行业如何能节省超过18亿美元的废弃天然气2021-08-06
-     
                                    科学家说“地震”将变得更强2021-08-02
-     
                                    伯克利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涂层可以捕获近红外光2021-08-02
-     
                                    日本科学家使用锰提高钙钛矿电池性能2021-08-02
-     
                                    日本科学家开发了基于PV的无线光学神经刺激器2021-08-02
-     
                                    美国科学家开发了用于测量钙钛矿能量的秤2021-07-31
-     
                                    美国科学家声称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新效率记录2021-07-31
-     
                                    德国科学家开发储能太阳能电池2021-07-31
-     
                                    科学家最终了解二氧化钛– PEC的巨大潜力2021-07-23
-     
                                    科学家以超过19%的效率开发出“空气稳定的”钙钛矿2021-07-21
-     
                                    伯克利实验室的科学家证实了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高性能电池理论2021-07-19
-     
                                    美国科学家对混合钙钛矿的内部工作原理有了新的认识2021-07-16
-     
                                    天合光能首席科学家Pierre Verlinden宣布从公司退休2021-07-16

 
                                         
                                         
                                         
                                         
                                         
                                         2021-08-08
2021-08-08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