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 | 内蒙古矿业:违法占用草原约1634公顷 露天采矿加重生态破坏
9月16日,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全球碳中和与能源变革”为主题,重点探讨碳中和目标对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提出的创新挑战,探索能源相关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李政表示,能源的使用是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的来 源,要想实现碳中和,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能源系统要深刻的变革。
据统计,从消费总量上看,化石燃料仍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84%。李政说,我们要在能源的来源方面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来源,另外在中间转化环节方面要去改变炼焦、炼油,尤其是电力的改变,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他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由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变革成一个未来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
在李政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做的长期战略研究显示,按照《巴黎协定》设定的到本世纪末把全球的温度升高平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争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到2025年,以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为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70%;如果要将升温控制在1.5度以内,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85%。
李政认为,使用CCS和BECCS,即碳捕集和埋存,以及生物能源的碳捕集和埋存,能够把化石能源所排放的碳量捕集起来,想办法跟大气隔绝。这样就可以保留一部分化石能源的需求,以此来支撑非化石能源的运行。
李政称,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将有很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大量的不稳定性的可再生新能源的装机容量。这样一方面需要发展CCS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发展储能的技术,以及长距离输电的技术。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向是很清楚的,但是并不是简单的此涨彼消的过程,这里面有牵连,真正的智慧在于在碳中和过程中巧妙地处理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传统化石能源配合的节奏,实现我们的目标。”李政说,这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这之中涉及到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率等诸多因素。
-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答记者问2021-09-17
-     
                                    发改委答记者问|《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2021-09-17
-     
                                    能源产业加速拥抱数字时代2021-09-17
-     
                                    发改委加快研究健全 绿色电价体系2021-09-17
-     
                                    党彦宝:实现“3060”目标 要从推动能源变革等方面全面发力2021-09-17
-     
                                    金涌:可再生能源加储电技术将是未来能源解决方案2021-09-17
-     
                                    用户“造车”、续航破题、芯片蓄势 新能源车企在关心什么?2021-09-17
-     
                                    锂产业上演供需失衡之殇 机构预判价格大概率突破20万元关口2021-09-17
-     
                                    助力实现“双碳”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2021-09-17
-     
                                    “缺芯”潮下,如何消除新能源汽车焦虑2021-09-17
-     
                                    马永生:“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的四大发展路径2021-09-17
-     
                                    李毅中:工业领域落实双碳目标需要调整三个结构2021-09-17
-     
                                    中航锂电董事长刘静瑜出席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并作主题演讲2021-09-17
-     
                                    220亿加码四川 蜂巢能源60GWh生产基地落户成都2021-09-17
-     
                                    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召开2021-09-17

 
                                         
                                         
                                         
                                         
                                         
                                         2021-09-17
2021-09-17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