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南极科考队员集结 新一代“巨型充电宝”启运

24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东南大学队员出征仪式在南京举行。 泱波 摄
10月24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东南大学队员出征仪式在南京举行,张侃健、葛健两位老师即将代表东南大学奔赴南极执行本次科考任务。同日,由东南大学研发的新一代无人值守能源供应模块——“东大极能2.0”在调试基地启运,准备发往南极内陆昆仑站。
“我出生于1972年,有朋友问我为啥50岁还要去南极?其实如果身处一个优秀的集体,就很好理解这一点。”张侃健介绍,从2009年以来,东南大学团队一直致力于研发极地无人值守能源系统,项目组成员携手攻克了很多难题。项目组每个人都希望为极地科考贡献“东大力量”,为中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提供科技与智力支撑。

张侃健、葛健两位老师即将代表东南大学奔赴南极执行本次科考任务。 泱波 摄
“东大极能”是中国首个投入运行的国产极地无人值守能源系统,是可以24小时不间断供电的“极地移动电源”,为各类仪器设备在南极极端环境下提供能源和远程监控支持。本次东南大学赴南极科考的主要任务包括四项:一是投运昆仑站无人值守能源供应模块(“东大极能2.0”);二是调试安装中山站无人智慧舱;三是维护泰山远程遥控无人值守能源供应模块;四是投运罗斯海新站无人值守能源供应系统。

东南大学南极科考队员集结,新一代“巨型充电宝”启运。 东南大学供图
此前,东南大学已先后派出魏海坤、葛健、方仕雄、刘西陲、吴昌德5人分别赴南极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完成相关科考任务。其中,昆仑站地处南极内陆深处,为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海拔超过4000米,站点环境条件相当艰苦,不仅对各类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等有极高的要求,对科考队员的体力和耐力也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我国新一代核聚变装置创造运行新纪录2022-10-24
-     
                                    亿纬锂能发布新一代LF560K储能电池2022-10-21
-     
                                    华东电网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自动控制完成闭环试运行2022-10-10
-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正式启动运行!2022-10-10
-     
                                    新一代调节性T细胞疗法:CAR-Treg2022-10-09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开展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相关产品展示应用测试2022-09-29
-     
                                    芯动科技高性能计算“三件套”IP解决方案行业领先,满足新一代SoC带宽需求2022-09-27
-     
                                    预告!风光电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科考总结会将于9月24日举办!2022-09-21
-     
                                    赛诺龙发布新一代皮秒激光产品用于医疗美容2022-09-09
-     
                                    剑桥科技上半年亏损约8720万,公司新一代400G硅光模块研发验证已完成2022-08-18
-     
                                    新一代视觉技术赋能供应链企业迈向新“视”界2022-07-25
-     
                                    高密度电源模块驱动新一代移动机器人发展2022-07-18
-     
                                    Arm新一代全面计算解决方案,不止改变“视界”这么简单!2022-07-12
-     
                                    中国航天科工发布航天云网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2022-06-21
-     
                                    李东生: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中国制造业破局关键2022-05-24

 
                                         
                                         
                                         
                                         
                                         2022-10-24
2022-10-24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