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NAND价格暴跌,这是国产存储厂商的挑战,更是机会
在疫情、俄乌冲突、高通胀等诸多影响之下,今年消费性产品需求疲软,比如手机、PC等电子产品大砍单,销量也是大幅度下滑。
所以我们看到,自2季度开始,存储芯片产品,不管是DRAM,还是NAND产品,价格都是大跌,而在3季度,厂商们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使用三四季度合并议价、先谈量再定价的策略。

目前在存储市场,不管是DDR内存,还是NAND闪存,都跌到了最近10年以来的最低价了,有些规格的产品,甚至跌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价,完全是在亏本销售了。
为些像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等厂商,均是削减开支,减少产能,以期能够让价格企稳,别再跌了, 再跌下去,就真要命了。
当然,价格还会不会跌,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需求,取决于供需关系。

而这次的价格大跌,对于国产存储芯片厂商而言,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然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先说巨大的缺点方面,目前从DRAM、NAND的价格来看,越成熟的产品价格越低,比如DDR4、DDR就跌得更惨,而DDR5的价格相对坚挺多了。
而NAND方面也是如此,越先进的跌得越少,越成熟的产品,跌得越多,原因在于先进的产品竞争少,而成熟的竞争大,产能多,自然跌得恨。
而目前国产存储芯片,主要产品还是以成熟工艺为主,所以受到的冲击更大,再加上国产厂商本来良率等会低于三星、美光等巨头,成本更高,所以这么低的价格,经营压力非常大。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存储芯片大降价,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将是一次升级迭代的绝佳时机,国产厂商也会大升级,缩小与巨头间的差距。
同时也会有很多的存储芯片厂商,可能在这一波大降价中挺不过去,而国产存储芯片,不缺钱,更能熬,能熬过很多其它厂商,最终能够胜利,自然后续能够拿下更多的市场,这就是大机会。
微软雅黑;font-size:14px;">原文标题:DRAM、NAND价格暴跌,这是国产存储厂商的挑战,更是机会
-     
                                    合计165.7GW!2022年1-9月组件厂商出货量排行榜TOP10出炉2022-11-21
-     
                                    IC厂商如何赋能未来硬核科技创新?2022-11-11
-     
                                    全球增长失速,云服务厂商内卷难盈利,数智化路向何方?2022-11-11
-     
                                    业绩继续炸裂!德业股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阳光电源?2022-11-02
-     
                                    美国打压中国芯,美国半导体设备厂商,最先遭殃2022-10-26
-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滑,手机厂商减产促销2022-10-25
-     
                                    能源安全席卷欧洲,国内天然气这个领域有机会获益2022-10-17
-     
                                    联盟抱团演变史:手机厂商联盟这些年的成与败2022-10-13
-     
                                    腰斩再腰斩后,狂涨3倍,这是一家什么神仙光伏公司?2022-10-12
-     
                                    【非凡十年】从重大工程建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2022-10-12
-     
                                    车载娱乐:互联网厂商的新战场2022-10-09
-     
                                    正式签约|通威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落户盐城2022-09-30
-     
                                    折叠屏手机的柔性屏主要来源于哪些厂商?2022-09-23
-     
                                    资本青睐二线动力电池2022-08-31
-     
                                    拜登签“芯片法案” 芯片厂商会听从“选边站”?2022-08-15

 
                                         
                                         
                                         
                                         
                                         2022-11-21
2022-11-21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