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属供排水企业服务区域居民用户水价定价方案
记者:世界各国有哪些能源发展路径?世界对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哪些共识?
未来能源从高碳向低碳、从低效向高效、从污染到清洁已是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世界各国对于能源可持续发展形成的共识。
汤广福: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还处于固态时代。我国能源转型的路径要想从固态越过油气主导(液态)直接进入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时代,其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
记者: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此外,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电网支撑能力。随着能源转型发展,电网需要开发更多的新器件、新装备,电网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也需要大幅度提升,因此必须开展基础性支撑技术的研发。开发人工智能、电力芯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电工新材料等,促进电网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对能源转型的支撑能力。
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起高质量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从哪些方面着力?需要国家层面、企业和个人如何形成合力?
政府要做到有序引导,制定合理的政策。企业要主动作为,电网企业面临着安全生产、稳定供给的压力,同时要瞄准“卡脖子”和“补短板”技术,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进行攻关。在基础研究方面,很多重大、远期战略科技创新需要国家集中优势科技资源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另外,国家还要调动全民积极性,鼓励老百姓参与进来,慢慢养成符合“双碳”目标的生活方式。
汤广福:新型电力系统是一种供需互动的智慧能源系统,是电力市场机制、数字化技术与电网的深度融合。许多现在的示范项目将来都会变成现实,形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充放电设施参与供需互动以及地区性的调峰调频就有可能实现。
新型电力系统还会打通电与其他能源的协同,比如车联网已让电和交通领域实现协同。另外,将来峰谷电价可能会差别很大。通过一些手段,家庭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多用谷电;在工业园区,晚上也可以利用低谷电制热制冷,然后储存起来,白天再加以利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削峰填谷,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新能源的消纳。
-     
                                    美国看到欧洲巨大的能源机会2021-08-18
-     
                                    本周能源:低油价并不是美国能源的唯一威胁2021-08-18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1中国煤炭企业50强(附名单)2021-08-18
-     
                                    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冯树臣一行到雄安新区考察2021-08-18
-     
                                    监管视角下的新型电力系统2021-08-18
-     
                                    华北能源监管局持续深化开展“获得电力”优质服务“三全”监管2021-08-18
-     
                                    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 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2021-08-18
-     
                                    美国公共事业支持的基金为先进能源技术筹集了6.81亿美元2021-08-18
-     
                                    本周能源:为什么在2015年会发生什么2021-08-18
-     
                                    本周能源:为什么在2015年会发生什么2021-08-18
-     
                                    梅德文:碳中和或相当于改革开放2.0 碳市场为中国百万亿碳中和投资保驾护航2021-08-18
-     
                                    煤炭行业如何应对减碳挑战(一家之言)2021-08-18
-     
                                    张文瀚:构建“碳电协同”的新型电力市场体系2021-08-18
-     
                                    三峡能源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座谈2021-08-18
-     
                                    小堆为什么是核能必争之地?2021-08-18

 
                                         
                                         
                                         
                                         
                                         
                                         2021-08-18
2021-08-18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