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 >

新能源高管人事“地震”,车企三季度业绩遇寒气

时间:2022-11-24 16:16:24 来源:

文 / 电动机

出品 / 节点AUTO

三季报后,北汽蓝谷、长安汽车阿维塔二位女将下台。

北汽蓝谷子品牌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阿维塔科技首席营销官王蔺,二人均主管营销,此时不约而同的离开并非巧合。北汽蓝谷、长安汽车阿维塔两家车企作为新能源转型的“利剑”在各自车企集团里备受重视,然而,极狐汽车销量不佳,而阿维塔新车上市“只闻打雷声不见下雨”、吊足了市场胃口。

她们的离职,与“卖车”之难密切相关。没有销量,就失去了一切。在其他上市车企中同样适用。当上市车企再发季度考试成绩单,几家欢喜几家愁。在12家A股整车上市企业中,仅4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佼佼者如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高达350.26%,比亚迪即将反超上汽集团成为A股第一车企;5家车企出现亏损,垫底者如北汽蓝谷净亏损达到13.18亿元。

最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各家车企究竟表现如何?如今的头部似乎并不能稳坐钓鱼台,而众泰、海马、江淮、力帆等尾部车企也在新能源的浪潮里寻找自己的定位,它们是否能彻底告别破产重整?

01

三季报后

极狐、阿维塔为何“换帅”?

传统车企推出新能源品牌作为转型排头兵,然而,除了广汽埃安等个别品牌,多家车企存在着诸多难题。

卖不出去,是最大的障碍。

北汽蓝谷和长安汽车阿维塔在三季报发布后,均发生了重大的人事调整。这或许并非巧合。外界猜测与出炉不久的三季报业绩有较大关系。

11月7日,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宣布离职,其工作交由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樊京涛接手。几天后,三位新高管上任,组成了北汽蓝谷新班底。离开一位,上任三位。北汽蓝谷这把押上了重兵。

自2021年中旬以来,极狐汽车高管团队历经几番调整。而王秋凤以媒体人身份,从腾讯汽车跨界转型加入北汽蓝谷,力抓极狐汽车营销事务,上任后先后冠名崔健、罗大佑演唱会。然而,其对营销拉动作用似乎并不显著。

王秋凤从媒体跨界而来,而阿维塔科技首席营销官兼用户发展中心总经理王蔺,则拥有在高端消费品领域丰富的经验,在履新近2年后,在首款新车阿维塔11上市的前夕也离职了。

节点AUTO认为,从二人背景来看,任命她们都是从营销破圈的思维出发,但是破圈并不容易。极狐和阿维塔都绑定了华为,阿维塔迟迟无法交付,极狐销量受挫。前三季度,北汽蓝谷净利润垫底,亏损35亿元,与此同时,销量迟迟难以实现突破。长安汽车在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90.56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9.29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仅10.12%,相比于比亚迪全面电动化等激进转型派,长安汽车尚有较大的差距。

那么,换了高管是否意味着就此焕然一新呢?

在二季报发布后,东风岚图今年7月宣布了多项领导班子成员任免调整:原长城汽车欧拉品牌营销总经理余飞,任岚图汽车的首席品牌官CBO。原极氪汽车高管刘展术也加盟,担任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品牌与市场营销板块。这也是岚图汽车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

实际上,回看最近几个月岚图的销量,相比7月1793辆,10月岚图共交付2553辆,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节点AUTO认为,高管频繁变动,则军心不稳,除非有力挽狂澜者开拓进取,否则难以扭转颓势。

当引进跨界营销高管不可行,北汽蓝谷换上了北汽的老将。但是往往传统车企管理思路,与新能源车企的一些打法存在天壤之别。一定程度上,这是基因层面的差异。据腾讯“潜望”采访一家传统车企营销副总裁了解到,他们内部曾深度研究了蔚来App的高活跃度以及蔚来车主的“带货”能力,发现这两件事真的学不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二者模式的不同,传统车企一般不与用户直接接触,主要通过经销商这个中间环节。

销量上不去,不仅仅是以上几家车企,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车企年度销量目标完成情况差别较大,大部分车企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在60%左右。

1-10月,比亚迪销量为140.29万辆,同比增长158.52%。而比亚迪2022年的目标定为120万辆,目前已经超额完成。1-10月,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03.75万辆,同比增长20.8%。相比年初243万辆的目标,本年基本完成任务。

不过大部分车企整体销量下滑,受大环境等因素影响,多家年度销量完成率均未达标。如今2022年已进入四季度,长城汽车却离年初定下的190万辆的目标相距甚远;上汽集团1—10月,上汽集团累计销售整车427.35万辆,同比仅仅增长1.72%,而2022年全年的销量目标是600万辆,完成目标困难。

车企在年初制订目标时,新能源车型均承担了不小的比例,然而,芯片短缺等直接冲击了销量增长,而整车制造本身就是规模经济,规模越大则“抗寒”能力越强,反之将会发展受限。2019年11月4日,时任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曾表示,车企20万辆规模下降5%,净利润就可能下降10%;10万辆规模下降5%,净利润就可能下降15%以上。

一旦销量上不去,业绩压力也会陡升,问责高管也成为必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