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开发者!华为鸿蒙生态真的成了:年底将覆盖超3亿台设备
8月6日,证券时报消息称,华为鸿蒙生态开发者数量达到120万,有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加入其中。同时,有超过300家应用伙伴也加入到鸿蒙生态体系中,更多的鸿蒙版应用即将上线。
上个月,在华为P5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自6月2日鸿蒙OS 2发布至今,升级鸿蒙OS 2的用户已经达到4000万,每秒钟就会增加8名新用户。同时,已经有65款设备可升级正式版鸿蒙OS 2。未来,华为Mate 9、P10这些机型也将开放升级。
短短两个月时间,华为鸿蒙OS已经拥有相当庞大的用户群,除了手机支持鸿蒙外,还有很多智能家电、平板、电视等也会搭载鸿蒙系统,涵盖多个领域不同品类产品。按照华为最新的计划,鸿蒙OS 2年底要实现3.6亿台设备覆盖,这绝对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其实,6月初华为正式发布鸿蒙OS 2时,就有超过40多家品牌表示加入鸿蒙生态,其中包括美的、海尔、格力等一线家电大牌。鸿蒙OS由于其分布式与跨平台等特点,未来可能还会进入汽车等其他领域,这对实现用户和设备增长起到巨大帮助。

华为除了扩大鸿蒙OS用户和设备规模外,也在积极构建鸿蒙生态系统。6月份,华为在武汉等15所高校开展鸿蒙OS相关课程。7月中旬,华为又推出应用开发工程师和设备开发工程师两项官方执业认证,来证明开发人员已熟练掌握鸿蒙OS系统的开发能力。
短短时间,鸿蒙OS的开发人员突破120万,意味着未来有更多鸿蒙应用会不断上线。据了解,目前京东、高德等都推出鸿蒙版App,而其他常用App也在积极适配中。
有体验过鸿蒙OS 2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鸿蒙版App占用内存空间更小,运行更流畅省电,而且还支持很多便捷直达的交互方式。即便是三四年前的老机型,升级为鸿蒙OS 2也能带来相当不错的新体验。
鸿蒙OS不论是用户量还是开发者生态,都已经初具规模,且保持极快扩张增长速度。鸿蒙OS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小雷就想知道,安卓手机厂商谁会第一家适配鸿蒙OS。
来源:雷科技
-     
                                    百度智能云能赶上阿里腾讯华为吗?2021-08-05
-     
                                    一文了解基础平台研究之华为AI平台ModelArts定位2021-08-05
-     
                                    华为ai系列研究:昇腾的Atlas 800训练服务器2021-08-04
-     
                                    豪掷1.5亿!华为成立超聚变公司,巨头扎堆入局物联网2021-08-04
-     
                                    华为ai系列研究:昇腾是什么?2021-08-04
-     
                                    为促进鸿蒙用户增长,华为再发大招让老款手机焕发新春2021-08-03
-     
                                    联想全面反攻,已在平板电脑市场反超华为2021-08-03
-     
                                    豪掷1.5亿!华为再成立超聚变公司:涵盖物联网技术研发2021-08-03
-     
                                    华为在欧洲太阳能展上展示其智能解决方案,回应SolarEdge的投诉2021-08-03
-     
                                    200亿!华为、中兴等4 厂商中标,5G发展再加速2021-08-03
-     
                                    浪潮集团如何逆袭超越华为抢下55%中国市场?2021-08-03
-     
                                    华为鸿蒙用户突破4000万,但这样的速度今年实现3.6亿用户太难!2021-08-03
-     
                                    华为因缺芯断腕荣耀,紫光展锐借机化蝶重生2021-08-03
-     
                                    华为P50比iPhone 12流畅多了!2021-08-02
-     
                                    更新:SolarEdge向华为和德国分销商Wattkraft提起诉讼2021-08-01

 
                                         
                                         
                                         
                                         
                                         2021-08-05
2021-08-05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