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0.3元/千瓦时!广东广州黄埔2022第一批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方发电量补贴申报开启
近日,建设银行赣江新区分行成功发放全国首笔“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
所谓“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是指通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与银行贷款利率挂钩,激励企业主动减污降碳、减少碳排放而创设的一款披露支持类贷款。“碳足迹”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集合(以二氧化碳当量计),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生产过程的“碳管理”,把碳足迹降到预期之下,即可享受更低的贷款利率,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据悉,新区辖内企业江西佳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生产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的企业,生产的三甲基镓产品纯度达6.5N(即99.99995%)以上,技术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公司以“生产1kg三甲基镓产品的碳足迹核证值”作为关键指标进行申报,并由第三方环境评价机构“联合赤道”进行评估,成功获得建设银行1500万元的“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
据了解,“碳足迹”披露支持贷款是新区继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中和基金、碳中和信托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碳金融创新成果。下一步,赣江新区将持续加大碳金融领域产品创新,建立多业态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体系,全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900辆氢能车!滨海新区新增5座加氢站!天津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2022-03-14
-     
                                    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加快电池碳足迹研究 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2022-03-09
-     
                                    不便之处:好莱坞巨大的碳足迹2022-03-08
-     
                                    华能集团雄安新区成立1家新公司!五大发电 在雄安已有哪些布局?2022-03-02
-     
                                    华能集团在雄安成立1家新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在雄安已有哪些布局?2022-03-01
-     
                                    雄安新区出台国内首个市级电力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办法2022-02-28
-     
                                    “双碳”目标下雄安新区发展碳金融的思考2022-02-25
-     
                                    景观公园+污水处理 西安高新区草堂基地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预计今年将建成投用2022-02-23
-     
                                    云南滇中新区着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2022-02-18
-     
                                    7项工程全面复工!国网河北电力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2022-02-18
-     
                                    延长石油能源综合体和延长壳牌总部基地项目开工2022-02-16
-     
                                    韩国引入了太阳能组件的碳足迹规则2021-12-14
-     
                                    中国电建与雄安新区、中国雄安集团签订廉洁雄安共建协议2021-10-19
-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宋晋:建立碳排放管理系统是第一位2021-10-19
-     
                                    首创环保预中标山东省枣庄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PPP项目!2021-10-15

 
                                         
                                         
                                         
                                         
                                         
                                         2022-03-14
2022-03-14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