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7 5700G/锐龙5 5600G评测:性能飞升、功耗惊喜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正在成为社会转型的巨大动力,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下,面对一些地方和企业出现的急于求成、一哄而上的现象,金融机构应该首先审视自己是否也存在“冒进”情绪?是否有效地发挥出了信贷投资引导作用,让资金更精准地流向“双碳”绿色项目?
从过往数据看,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0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尽管如此,这还只是绿色金融巨大空间的冰山一角。据计算,未来30年绿色金融投资将带来180多万亿元的增量机会。
机会是潜在的,如何将其变成现实,对金融机构来说仍是一道难题。我国经济体量大,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影响到行业和地方的排放状况和减排难易程度。金融机构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才可能匹配好投资项目的资金取向,有效降低地方和企业类似喊口号、蹭热度这种运动式“减碳”能耗。
如何让信贷资金绿色化,债券投资低碳化,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中坚力量,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发展上还存在短板,包括金融主管部门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安排和政策配套不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绿色金融盈利能力不强,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金融机构需要多措并举,一要改变传统经营观念,加快业务转型。比如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同时建立起向绿色金融业务倾斜的考评体系。银行的金融创新、战略转型也要与发展绿色金融有机结合,并要强化对绿色金融领域的风险评估。二要在完备的风险评估体系下,各种金融机构应加大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探索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衍生工具和业务创新模式,诸如绿色理财、绿色上市、绿色债券等,共建共享绿色投资项目库。三要加强国际绿色金融交流合作,快速培养一批能与“双碳”目标实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
对于绿色金融下一步的发展,近日央行给出了最新路径:监管层整体协同、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等。显然,绿色金融发展提速的窗口已然打开。
来源:经济日报
-     
                                    金融业的绿色转型加速–富国银行(Wells Fargo)提供的$ 200B2021-08-06
-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募集5亿元偿还债务!2021-08-05
-     
                                    专家视点 | 王遥等:“双碳”愿景下的金融转型研究2021-08-05
-     
                                    TenneT发行12.5亿欧元绿色债券2021-08-01
-     
                                    初级矿业公司寻找金融救生艇2021-08-01
-     
                                    “双碳”目标下碳金融现状评估、目标定位与发展对策2021-07-29
-     
                                    如果油价维持高位,金融限制将很快到来2021-07-27
-     
                                    我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在安徽滁州正式落地2021-07-26
-     
                                    金融崩溃可能导致未来能源消耗下降2021-07-24
-     
                                    市政债券可能帮助印度实现其40吉瓦屋顶太阳能目标2021-07-24
-     
                                    发改委回应:用电负荷已突破去年夏季峰值,如何确保迎峰度夏?2021-07-19
-     
                                    国家发改委召开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年如何确保平稳迎峰度夏?2021-07-19
-     
                                    国际金融公司,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为新兴市场提供了4.245亿美元的绿色债券2021-07-18
-     
                                    台湾发行8200万美元新绿色债券2021-07-18
-     
                                    金融科技的未来如何?2021-07-16

 
                                         
                                         
                                         
                                         
                                         
                                         2021-08-06
2021-08-06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