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索尼CMOS芯片,牵手徕卡,小米要成为第二个“华为”?
去年小米推出了小米11 Ultra,成为了有史以来小米拍照最好的手机,真正的影像旗舰。但后来小米推出小米12系列时,却没有发现小米12 Ultra的身影。
很多人以为或许小米12 Ultra并不会推出了,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12 Ultra已进入量产排期,很快就会与大家见面了,而其影像依然是该机最大的卖点。

更有意思的是,据称这次的小米12 Ultra将接手华为曾经在旗舰手机上的拍照功能的主要合作伙伴,一是首发索尼新一代传感器,二是小米12 Ultra会牵手徕卡。
按照说法,小米12 Ultra会有5000大底主摄+4000万潜望式长焦+4800万超广角,主摄会是索尼新一代CMOS芯片,并且这次小米12 Ultra会首发由小米和徕卡打造的影像系统。

对此,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很明显,在华为手机没落后,小米欲牵手华为手中的曾经黄金组合,打造自己的影像旗舰,然后成为第二被消费者喜欢的“华为”。
当然,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小米12 Ultra的拍照功能一定会很强,并且不会逊色于曾经华为旗舰手机的表现,毕竟硬件有了,算法来了,啥都不缺了。

但事实上,消费者买华为,虽然一定程度上也是看其拍照好买的,拍照是最大的优点之一,可最主要的不是拍照,而是自研的麒麟芯片,用麒麟芯片,华为实现了与其它国产机的硬件差异化。
而去年下半年开始,华为还推出了鸿蒙系统,这个系统也让华为与其它国产机有了系统的差异化。所以华为与其它国产机,现在不仅有硬件,还有软件上的差异了。
而小米要成为第二个华为,仅拿下索尼、徕卡发展拍照可能不够,还得在自研核心科技上下功夫,如果一直用高通芯片,安卓系统,可能有点难,你觉得呢?
原文标题:首发索尼CMOS芯片,牵手徕卡,小米要成为第二个“华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对标华为、三星,VIVO能否“后发制人”?2022-03-14
-     
                                    “碳中和”催生新风口丨华为数字能源发力绿色ICT的三个逻辑2022-03-11
-     
                                    华为的力挺助京东方取得成功,却被苹果摘了桃子2022-03-10
-     
                                    久等了!华为将迎首款屏下摄像头手机2022-03-07
-     
                                    华为发布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解决方案2.02022-03-04
-     
                                    华为赵志鹏:IPv6+是数字化转型基石2022-03-03
-     
                                    华为自动驾驶经典专利解读:AI识别酒驾!2022-03-03
-     
                                    华为:我们不会放弃全球市场2022-03-02
-     
                                    华为发布全栈数据中心、新一代智慧园区两大方案2022-03-02
-     
                                    俄罗斯人喜欢的中国品牌:小米、联想、华为、阿里、哈弗、吉利2022-03-02
-     
                                    华为,在行星的十字路口2022-03-02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22-03-02
-     
                                    华为新机上架!搭载麒麟5G芯片2022-03-01

 
                                         
                                         
                                         
                                         
                                         2022-03-14
2022-03-14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