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为什么叫软件升级包,而不叫固件升级包呢?
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它们各自的国家天然气公司Gazprom和Naftogaz之间最近达成的天然气过境协议,正好在第一次寒风袭来之际安慰了欧洲。这份为期5年的合同本质上是一个两层结构,2020年的年吞吐量为65 BCm,而2021-2024的年吞吐量为40 BCm。双方的期望中值是五年,因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希望获得一份为期一年的桥梁合同,直到将Nord Stream-2和Turkstream投入生产,而乌克兰希望获得一份十年合同,这将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运输量至少保持在先前。最终结果对于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双方都将其视为解决运输问题的不完美方法。
天然气交易在圣诞节前几天结束,在围绕巴黎,柏林和明斯克的谈判之后,该交易以乌克兰天然气过境量的相对正常化为基础。自2014年和2015年降至每年60-65 BCm之后,过往的天然气量一直徘徊在每年90 BCm左右。今年也不例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供的89.58 BCm天然气通过乌克兰在欧洲找到了客户。每个人都知道Nord Stream-2会导致过境量突然下降(因此,乌克兰的过境收入仍占其GDP的1-2%)–最终推迟了管道调试日期,这是准备乌克兰的最佳方案为了改变。
图1。2000-2019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每年10亿立方米)。

资源: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作者数据,北溪。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各地能源领域低碳发展“路线图”公布2021-05-31
-     
                                    数十亿美元的无用资产困扰着石油和天然气行业2021-05-31
-     
                                    阿联酋最新天然气发现将改变传统2021-05-29
-     
                                    美国天然气热潮即将到来2021-05-29
-     
                                    民权活动人士为何支持天然气2021-05-29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液化天然气大项目注定要失败吗?2021-05-29
-     
                                    为什么欧洲的沼气恶化2021-05-29
-     
                                    欧洲最大印刷电路板制造商奥特斯计划进军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2021-05-28
-     
                                    不要赌天然气反弹2021-05-28
-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营成本正在全球范围内下降,并且这个国家处于领先地位2021-05-28
-     
                                    沙特阿拉伯正在购买欧洲石油巨头2021-05-28
-     
                                    随着天然气价格暴跌,这页岩巨人会生存吗?2021-05-27
-     
                                    石油和天然气转型分数:领先者和落后者2021-05-27
-     
                                    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能否在没有煤炭的情况下生存?2021-05-27
-     
                                    2020年美国新增5.8吉瓦燃气发电 但面临风电光伏竞争2021-05-26

 
                                         
                                         
                                         
                                         
                                         
                                         2021-05-31
2021-05-31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