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功率、支架越大越好?看采用166、182组件光伏项目的因地制宜设计
据BBC新闻网站报道,美国科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国家点燃实验设施,NIF)的核聚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8月8日进行的一项实验产生了1.35兆焦耳(MJ)的能量——大约是输送到燃料舱的激光能量的70%(激光输入的能量为1.9兆焦耳)。作为进步的衡量标准,这次实验的产出是NIF在2021年春季创下的先前记录的8倍,是2018年实验产出的25倍。
美国国家点燃实验装置的建设始于1997年,2009年完工,第一批测试激光器功率的实验于2010年10月开始。最近这次成功的实验——本质上是一颗微型氢弹——只持续了100万亿分之一秒。尽管如此,这还是激起了核聚变科学家们的乐观情绪,他们一直希望核聚变有朝一日能为人类提供无限的清洁能源。他们认为,科学界距离实现“点燃”的目标(即聚变释放的能量超过激光传递的能量)已经可望又可及,这对聚变技术和整个聚变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建立商业上可行的核聚变设施,为电网提供能源,将需要另一个巨大的飞跃,将这一概念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E Small Data)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超级碗消耗多少能量?2021-08-25
-     
                                    寻找最佳的太阳能电池设计以最大程度地产生能量2021-08-23
-     
                                    双面跟踪器俯仰是最大程度提高能量增益的重要设计因素2021-08-21
-     
                                    安德里亚·罗西(Andrea Rossi)辩护?冷聚变朝着可信度迈出了又一步2021-08-19
-     
                                    2014年世界杯将消耗多少能量?2021-08-11
-     
                                    八个能量神话解释2021-08-05
-     
                                    所有人的能量–但一定要阅读精美的印刷品2021-08-04
-     
                                    豪掷1.5亿!华为成立超聚变公司,巨头扎堆入局物联网2021-08-04
-     
                                    豪掷1.5亿!华为再成立超聚变公司:涵盖物联网技术研发2021-08-03
-     
                                    智能化光伏,储能系统中的能量管理2021-07-28
-     
                                    我们真正需要多少能量?2021-07-27
-     
                                    乌克兰:改变路线的能量2021-07-24
-     
                                    乌克兰:改变路线的能量2021-07-24
-     
                                    利用海洋底部的水压来存储能量2021-07-22
-     
                                    中国在通过阳光和雨水收集能量方面取得突破2021-07-19

 
                                         
                                         
                                         
                                         
                                         
                                         2021-08-25
2021-08-25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