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将如何影响大湾区经济格局?
2月17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已有工厂接到美光涨价通知,NAND芯片合约、现货价均大幅调涨,合约价涨17%-18%,现货价涨幅超25%,是目前已知涨价幅度最高的厂商。由于合约价是每月进行商议,美光的此次涨价几乎是实时生效,预计在3月初就会出现明显的市场反映。
在传出涨价消息的同时,美光官方强调,企业并未受到影响,将持续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与客户签订长期协议的策略有助于在产业不确定时期让客户对供应有信心。
有观点认为,此次美光有可能的大规模提升NAND芯片价格,与此前西部数据和铠侠闪存工厂的污染事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不久,西部数据与铠侠因原料污染导致生产受阻的事件引爆市场。2月14日,西部数据向客户发布通知,宣布立即提高所有Flash产品价格。西部数据在通知函中表示:“我们的成本在短期内显著增加,我们正在努力评估这一事件的长期影响。因此,我们将立即提高所有Flash产品的价格。”
由于用于生产闪存芯片的材料受到污染,西部数据和铠侠宣布位于日本四日市的工厂和北上工厂的合资工厂停产,大量的晶圆报废,预计最快需等到2022年3月中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西部数据当时就表示其3D NAND闪存的产量至少减少6.5EB。市场研究及调查机构TrendForce 的报告指出,考虑到铠侠可能也将有6.5EB的NAND Flash闪存产量损失,预计总损失恐达约13EB。相当于全球一季市场消费的Flash量约10%。
铠侠、西数两家的闪存产能占全球NAND芯片市占总和高达32%以上,直逼龙头三星,相关事件引发市场恐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石油价格上涨,伊朗飓风中断2022-02-18
-     
                                    沙特削减出口使石油价格上涨2022-02-17
-     
                                    随着价格上涨,大石油走钢丝2022-02-16
-     
                                    欧洲为天然气价格上涨做准备2022-02-16
-     
                                    原油价格上涨,汽油价格上涨2022-02-16
-     
                                    突发疫情,上游芯片代工厂停工,波及160亿A股上市公司2022-02-15
-     
                                    石油价格上涨,供应忧虑重现2022-02-15
-     
                                    富士康宣布投资1亿美元在印度建芯片合资工厂2022-02-15
-     
                                    各国芯片法案极速竞赛2022-02-14
-     
                                    石油价格上涨,沙特预算赤字减少2022-02-12
-     
                                    尽管价格上涨,加拿大对石油的投资仍将下降2022-02-12
-     
                                    石油价格上涨,因为钻机数量减少2022-02-11
-     
                                    雅创电子: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高速增长2022-02-11
-     
                                    天然气价格上涨2022-02-11
-     
                                    业绩预告|三家LED驱动芯片企业2021年度预增2022-02-10

 
                                         
                                         
                                         
                                         
                                         
                                         2022-02-18
2022-02-18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