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EE车规级存储芯片,为智能驾驶加速赋能
随着特斯拉在电动化技术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变革,汽车向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渐成行业的共识。汽车创新的核心从“动力引擎”发动机,开始向“计算引擎”半导体转移,据 McKinsey数据预测, 2025 年国内汽车半导体行业规模将达到 180 亿美元,到 2030 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 290 亿美元。

在市场的驱动下,汽车半导体产业正面临快速的变化。以存储行业为例,车辆需要对传感器捕获的大量资料进行实时处理,这对带宽和空间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据中国闪存预计,L2/L3 级自动驾驶需要约100GB/s的带宽,而L4/L5对内存带宽的要求将提升至300GB/s以上。

同时,电气化也对汽车存储也有升级需求,比如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实时记录和存储汽车的电压、电流、温度、转速等数据,这对存储芯片的循环寿命、擦写速度、以及功耗等有很高的要求。
面对不断升级的应用需求,专注行业类存储的品牌 FORESEE 凭借深厚的科研功底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开始在汽车存储市场中崭露头角。经过长期的布局与拓展,FORESEE的汽车存储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上,包含eMMC、UFS、工规级SSD、工规级存储卡等产品。

芯片逐渐成为遍布全车的神经系统,其可靠性对安全驾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除了在性能方面满足行业需求,FORESEE在芯片的可靠性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通过自主设计大算力自动化测试机台,配合 30 余种自主设计的核心测试算法及测试软件,FORESEE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其生产的车用存储芯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超过了2000万小时,为汽车这种使用寿命长达10年的产品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保障。
除了自主测试,FORESEE的eMMC 产品更是通过了严苛的 AEC-Q100 可靠性测试,达到了车规级标准。AEC-Q100 为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 )所制定的车用可靠性测试标准,共计7大项、41小项可靠性验证项目。

在我国的东北严寒地区和中西部的“火炉”地区,手机经常会因为极端温度出现卡顿或者宕机。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在汽车上,影响的将是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款芯片需要在测试中抵抗住湿气侵蚀、电气侵蚀、-65°C-150°C的高低温交替、电压冲击,模拟长达10年以上的连续工作能力,经过重重关卡才能获得认证成为车规级芯片。
多重考验之下,FORESEE 车规级eMMC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恶劣工业环境,在-40°C-105°C的温度下可保持正常工作,生产不良率低于百万分之十,凭借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本地化服务,正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多媒体娱乐、行车记录仪、流媒体后视镜、工业自动化等场景。

FORESEE品牌由江波龙电子创立于2011年,深耕存储行业市场已经10年。得益于全方位的车载电子存储产品和高效的服务,江波龙电子在今年6月份宣布正式加入由丰田汽车、英特尔等公司联合成立的AECC汽车边缘计算联盟(Automotive 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简称AECC),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入会存储企业。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球约30%的销售汽车将支持2级或以上的自动化。作为车载电子存储产品的主要品牌,FORESEE将会拿出更多亮眼的解决方案,与智能汽车产业链共同推动汽车自动化的发展。
-     
                                    苹果芯片凭什么能领先对手两年?2021-09-22
-     
                                    人工智能上演中美角逐2021-09-22
-     
                                    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与投融资现状分析2021-09-22
-     
                                    智能电气化在欧洲比绿色氢便宜36%2021-09-19
-     
                                    英伟达:从“草根“逆袭成为最大算力芯片公司2021-09-18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让AI发展进入“乘法”时代2021-09-18
-     
                                    大摩看空半导体行业需求 汽车芯片恐不在其列2021-09-18
-     
                                    关于2021年度电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应用成果奖的公示2021-09-18
-     
                                    湖北省首座光储充检智能微网充电站投入使用2021-09-18
-     
                                    “缺芯”潮下,如何消除新能源汽车焦虑2021-09-17
-     
                                    数说故事获得C轮融资,继续加码AI智能应用领域2021-09-17
-     
                                    长光华芯成功过会,将推动国产激光芯片发展2021-09-17
-     
                                    人工智能降温背后:投资也在降温2021-09-16
-     
                                    小米投资云途半导体,后者专注于车规级芯片2021-09-15
-     
                                    三年亏损30亿,第四范式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份额如何?2021-09-14

 
                                         
                                         
                                         
                                         
                                         2021-09-22
2021-09-22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