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大亨们,差不多就得了
放射性粒子植入适应症广泛,涉及到腹部肿瘤、骨肿瘤、软组织肿瘤、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等。
放射性粒子植入简称粒子植入,又称为组织间插置放疗,是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或肿瘤周围,通过近距离照射对肿瘤进行破坏。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肿瘤介入治疗的常见方法,具有微创、副作用少、消瘤效果好、精确性高等优势,其在临床应用广泛。
放射性粒子植入适应症广泛,涉及到腹部肿瘤、骨肿瘤、软组织肿瘤、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等。放射性粒子植入常用放射性核素包括碘-125、钯-103、金-198等,其中碘-125可持续释放γ射线,且射线穿透距离短,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副作用,因此碘-125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肿瘤新发病例位居全球第一,根据IARC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肿瘤新发病例达457万例。随着技术进步,肿瘤治疗方式日渐丰富,包括放疗、化疗、靶向、免疫、肿瘤微创介入等。放射性粒子植入疗法临床应用时间长,随着市场发展,放射性粒子植入逐渐与放疗、化疗、免疫、靶向等疗法联合应用,极大地满足了临床肿瘤治疗需求。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放射性粒子植入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放射性粒子植入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由于国内市场发展时间短、自动化水平低,目前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仍以手工操作为主,难以保证核素剂量准确性。在精准医疗时代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精确化发展需求迫切。
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放射性粒子植入领域,如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以机器人技术为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机器人实现了粒子植入的精准布局,保证了剂量准确性及手术标准化,目前苏州奈维医疗是国内该领域领先企业,公司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机器人系统已型式检验,申请和授权专利22项,2022年,苏州奈维医疗完成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放射性粒子植入优势突出,适应症广泛,可用于中晚期肿瘤治疗,近年来,随着肿瘤治疗需求释放、联合治疗研究深入,放射性粒子植入应用日渐扩展。同时得益于技术进步,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向着智能化、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升级,未来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原文标题:【洞察】放射性粒子植入临床应用广泛 智能化、自动化是其重要升级方向
-     
                                    【研报严选】龙头白马股进入击球区!2022-09-08
-     
                                    光伏行业迎利好,荣盛石化大手笔扩产EVA、POE2022-08-18
-     
                                    【儿科专场】NIRS在儿科心脏手术监护中的临床应用2022-07-04
-     
                                    拓扑量子计算获重要突破2022-06-14
-     
                                    太平洋地区的更多坏消息-台湾核电厂泄漏放射性水2022-04-03
-     
                                    新技术使用纳米粒子将太阳能转化为蒸汽2022-04-01
-     
                                    中国三代核电足够安全2021-12-07
-     
                                    具有8.5%效率的纳米粒子敏化太阳能电池2021-11-18
-     
                                    我国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正式投运2021-09-13
-     
                                    医院放射性污水处理优化设计2021-08-16
-     
                                    空气质量传感器ENS160和尘埃粒子计数器在手术洁净室中的应用2021-08-10
-     
                                    日本推动大型核设施退役废物海外处理业务2021-08-10
-     
                                    北达科他州发现非法放射性废油2021-07-30
-     
                                    福岛运营商宣布了向太平洋释放放射性水的计划2021-07-24

 
                                         
                                         
                                         
                                         
                                         
                                         2022-09-08
2022-09-08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