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开工
3月23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举行开工活动,标志着国内目前单体容量最大、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多能互补新能源发电项目正式开工。

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开工活动现场
中广核德令哈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热)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5.3万亩。项目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其中光伏160万千瓦、光热熔盐储能40万千瓦,储能配比率25%、储能时长6小时。项目采用了光伏发电、光热熔盐储能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通过塔式聚光集热、产业园内弃风弃光余电利用,实现熔盐热能的高比率存储,并经盐水换热装置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36.5亿度。项目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电网友好性、技术安全性和科技示范性,将实现光伏、光热、储能协同发电技术的科技创新与示范应用。

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原理图
据悉,2021年11月27日,中广核与青海省签署了《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广核积极践行央企使命,推动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落地。该项目的实施将在青海省海西州打造储能、调峰实证基地,助力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为国家“双碳”目标达成贡献力量。
据介绍,目前中广核在德令哈拥有一座在运的5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电站,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开工建设、首个并网投运的大型商业化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为我国光热行业发展提供了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项目管理等经验。同时,依托由中广核建设管理的国家能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中心,中广核已基本掌握了光热熔盐储能的核心技术,培养了国内领先的科技攻关团队,储备了光热生产运维技术骨干,将在青海省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积极示范效应,同时也将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多元化发展提供有益示范和引领。
-     
                                    西北院三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相关成果获国际领先水平2022-03-22
-     
                                    光热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2022-03-17
-     
                                    解剖发电央企,哪个板块盈利能力强?2022-03-02
-     
                                    新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实现技术突破2022-02-14
-     
                                    南方电网孟振平会见中广核董事长: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核电高效利用方面拓展合作2022-01-29
-     
                                    1944.72元/kW!电气风电中标中广核480MW风力发电机组设备采购2022-01-27
-     
                                    在运装机近6900万千瓦!中广核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2022-01-24
-     
                                    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中广核平潭大练24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2022-01-04
-     
                                    中广核国内新能源在运装机突破2800万千瓦2021-12-31
-     
                                    阳光电源与中广核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12-15
-     
                                    阳光电源与中广核新能源在光风储电氢等领域进一步合作2021-12-15
-     
                                    进博会 | 中广核交易分团举行项目签约仪式2021-11-08
-     
                                    国内装机容量最大槽式光热发电项目通过验收2021-11-04

 
                                         
                                         
                                         
                                         
                                         2022-03-22
2022-03-22 
  
  
                                         
                                         
                                         
                                         
  新能源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