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车同力钢构、大金重工、天能重工预中标山东菏泽风电项目塔筒设备采购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海上最大的高温高压气田——中国海油东方13-2气田设计有34口开发井,2020年开始陆续投产,如今日产气近千万立方米,至今已累计为港琼输气61亿立方米。全部井投产后,高峰年产气超30亿立方米,与“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相当。
中国海油东方13-2气田位于海南省东方市以西120公里的莺琼盆地3000米以下地层深处,温度达150摄氏度以上,压力系数超1.8。气田生产井采油树油嘴在高温高压流体的冲蚀下,磨损快、故障率高,更换频繁,进口油嘴价格昂贵、采购周期长。中国海油东方13-2气田与国内厂家工程师深入沟通,反复对比选型、设计、试制后,第一批国产油嘴很快送抵现场,价格仅为进口油嘴的三分之一,采办周期也大幅缩短。
气田产气,一路供海南,一路供香港。冬春季下游用气量大,保供任务重,员工们每天像卫兵一样护卫着每一处设备设施。工艺班组党员主动请缨前往智能化井口A平台,保养井口采油树、改造井口控制盘,使A平台产能充分释放;维修班组解决了干气压缩机阀座泄漏等多个难题,发现并排除了10余项关键设备隐患。
气田生产区内,钻塔高耸,机械轰鸣。钻台上,员工们忙着对最后两口井投产作准备。“这两口井完井作业已结束,我们正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力求投产后效果最优。”现场人员解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元坝气田累计产气量超240亿方2022-02-09
-     
                                    我国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2022-02-08
-     
                                    海上油气的下一个大趋势2022-02-08
-     
                                    欧洲最大的气田因地震风险而关闭2022-02-08
-     
                                    70美元的石油可能引发海上石油繁荣2022-02-07
-     
                                    西南石油局元坝气田单井产气突破15亿方2022-02-07
-     
                                    海上钻机制造商面临新现实2022-02-07
-     
                                    新西兰禁止海上石油勘探2022-02-06
-     
                                    特朗普的海上钻井计划是一场灾难吗?2022-02-06
-     
                                    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飞机正在改变海上石油工业2022-02-04
-     
                                    特朗普的海上钻探计划是一个滑坡2022-02-01
-     
                                    特朗普提出有史以来最激进的海上钻探计划2022-01-31
-     
                                    东地中海海上天然气战争正在酝酿中2022-01-31
-     
                                    海上石油有望大幅增长2022-01-30
-     
                                    沿海国家抗议特朗普的海上钻探计划2022-01-30

 
                                         
                                         
                                         
                                         
                                         
                                         2022-02-09
2022-02-09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