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快递行业手持机怎么选?
                            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手持机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改变了传统手工记录、录入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例如在超市扫描商品条码,或者快递单号输入等场景。所以,手持机哪种实用?或如何选择?手持机的选择应结合使用场景,以物流快递行业为例,讲一下怎么选择合适的手持机。
                    

1、防护等级:手持机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灰尘多、易跌落,所以物流快递行业使用的手持机要具有防尘、抗摔等特性,要有较高的工业防护等级。
2、轻松识别各种恶劣条码:快递在运输过程中,条码容易受到损坏,手持机需要轻松应对各种恶劣条码,比如破损、折叠、污渍、移动、写大笔等条码。
3、扫描速度与稳定性:物流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大,高强度和高频次的使用需求,对手持机的扫描速度和稳定性要求也较高。
4、续航时间长:高强度的使用,手持机的电池续航时间要求较高,同时能节省企业的电池采购成本。
5、轻巧便携、握感舒适:手持机轻巧便携、握感舒适的人性化设计,使业务员工作过程中减少手部不适、提高工作效率。
东集手持机支持一维/二维条码扫描、RFID射频识别、超高频UHF、NFC识读、DPM识读等多种数据采集方式。IP67工业防护等级,适用于物流快递、生产制造、零售、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等领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煤炭|筑牢兜底保障防线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2022-01-06
-     
                                    满足20MW级风机及深远海安装需求!华电重工与博强重工携手挺进深蓝2022-01-06
-     
                                    山西首批2GW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公示!2022-01-06
-     
                                    海南核电一期工程商运发电量累计超500亿千瓦时2022-01-06
-     
                                    破纪录的库存使石油价格承压2022-01-06
-     
                                    首个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7个项目看懂什么是压缩空气储能2022-01-06
-     
                                    不要相信炒作:石油市场远未恢复2022-01-06
-     
                                    石油供应能否跟上需求激增的步伐?2022-01-06
-     
                                    央视聚焦:国内首款深远海浮式风电机组 逐鹿深远海2022-01-05
-     
                                    国网江苏电力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成效显著2022-01-05
-     
                                    一次调频开始收费 从山西独立储能电站开始2022-01-05
-     
                                    欧佩克预期石油价格将上涨至50美元以上2022-01-05
-     
                                    美国互连队列中充满了太阳能,风能,存储2022-01-05
-     
                                    韩国最大的混合太阳能风能项目2022-01-05
-     
                                    保加利亚希望到2030年再增加2.6吉瓦的可再生能源–以及煤炭2022-01-05

 
                                         
                                         
                                         
                                         
                                         2022-01-06
2022-01-06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