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太阳能将在碳中和进程扮演最重要角色
4月2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实现碳中和:企业在行动”分论坛举行。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发言中表示,太阳能将在整个碳中和进程扮演最重要的角色。2060年在中国实现碳中和,在海外比如欧美国家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情况下,本质就是要构建一个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体的完全新兴的电力体系,包括储能及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

谈及原因,高纪凡表示,通过技术创新,太阳能成本已经是25年前的1/25。他举例称,在中国近海,太阳能发电成本是3美分一度电,四川阿坝州是2美分一度电,更便宜的是中东地区的阿联酋,发电成本仅为1.3美分一度电。他指出,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进步,成本还会持续下降,“未来太阳能光伏将成为全球最便宜的、清洁的、安全的能源。”
另一方面,与风能水能相比,太阳能资源更加丰富,且没有地域限制,如能充分发展将有效解决能源争端。“太阳能既是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也是文明、科技的能源。”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目前3.1%世界电力的发电来自太阳能,到2050年太阳能将占到总能源的50%以上。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高纪凡提出要做三件事。一是要持续经过科技创新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太阳能2050年的成本可能是现在的1/3甚至更低,这样所有的地方都能够用得起。二是由于天气原因,太阳能在晚上、阴雨天不能发电,因此一定要大力发展储能系统,比如锂电池、钠电池储能等等。储能还可以和发电厂、电网甚至和家庭终端用户一起,构建稳定的能源使用系统。第三,由于能源使用基本上都在城市,太阳能的产生地大部分都在戈壁荒漠,因此,要大力发展高压、特高压传输。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天合光能44MW至尊N型690W系列组件发往沙特!2022-04-14
-     
                                    特变电工利润大涨,子公司即将在境内上市2022-04-12
-     
                                    100GW!天合光能实现重大里程碑2022-04-11
-     
                                    钙钛矿的下一次突破将在2025年为我们带来无限能量2022-04-11
-     
                                    机器人出租车将在亚利桑那州推出2022-04-11
-     
                                    天合光能8GW TOPCon电池项目启动会正式召开2022-04-11
-     
                                    这种趋势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重塑发电2022-04-10
-     
                                    大石油将在2019年创下绿色能源交易纪录2022-04-09
-     
                                    顶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将在欧洲建厂2022-04-09
-     
                                    电动汽车热潮中的两个最重要因素2022-04-09
-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在南澳大利亚取代化石燃料2022-04-08
-     
                                    铀价格将在2017年上涨2022-04-07
-     
                                    全球汽车制造商将在10年内向电动汽车投资3000亿美元2022-04-06
-     
                                    加利福尼亚州将在2029年之前使所有公共汽车电气化2022-04-06

 
                                         
                                         
                                         
                                         
                                         2022-04-14
2022-04-14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