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22年2月中旬焦煤下跌10.9%
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将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贵州省近日在黔西市颁发全省第一张林业碳票。
从贵州省毕节市林业局了解到,贵州首张林业碳票由黔西市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持有,涉及面积2203公顷,碳减排量13.573万吨。“本次碳汇核算期为5年,是2016年至2020年核算监测的固碳量,下一个监测期产生的固碳量,还可再次流转。”毕节市林业局造林绿化中心工程师陆芝介绍,林业碳票计量方法采用森林年净固碳量方法计算森林碳汇,通过森林经营手段可促进林木生长,还可大大提高林业经营主体造林育林的积极性。
黔西市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波介绍,公司从黔西市22个乡镇的农户、村集体中流转林地,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流转了30年,作为国储林进行森林综合抚育。企业获得林业碳票,除了木材林产品收益外,还可以从碳中和市场中得到额外的投资回报,这将壮大企业资产,为企业经营增加新的收益途径。
据了解,贵州将持续探索以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参与碳票存储、交易、融资等,推动碳票变现,让“碳票”真正变“钞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六氟磷酸锂炙手可热!天域生态斥资6亿控股青海聚之源2022-02-24
-     
                                    “火红”的磷酸铁锂!500万吨产能在路上 产能过剩“灰犀牛”迫近?2022-02-22
-     
                                    翻倍牛股豪掷120亿!投建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2022-02-22
-     
                                    250亿锂业巨头将建万吨级氢氧化锂项目!2022-02-22
-     
                                    气电集团浙江LNG累计气态外输量突破2000万吨2022-02-22
-     
                                    行业新变化!光伏行业上下游利润分配将“重新洗牌”2022-02-22
-     
                                    火了!订单量暴涨360%!锂电池原料价格涨涨涨 未来怎么走?2022-02-22
-     
                                    甘肃陇南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80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9.9%2022-02-22
-     
                                    2022年2月13日国家铁路煤炭装车超9.1万车 创历史新高2022-02-22
-     
                                    彤程新材:公司总计3.1万吨光刻胶将分批投产!2022-02-21
-     
                                    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现有存煤6434万吨2022-02-18
-     
                                    多家指数暂停提报 煤价逐渐回归理性2022-02-18
-     
                                    中机国际中标泰兴市滨江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扩建改造工程总承包(EPC)2022-02-17
-     
                                    资源量超百万吨!我国发现新超大型锂矿2022-02-16
-     
                                    2460MW!大唐贵州发耳发电脱硝催化剂再生、拆装项目(二次)招标2022-02-16

 
                                         
                                         
                                         
                                         
                                         
                                         2022-02-24
2022-02-24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