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吊装成功
9月26日13时48分,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3200吨履带式大吊车缓缓启动,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第二环路)经过翻转、提升、变幅等一系列既定工序,于9月27日1时06分顺利吊装就位。整个吊装过程平稳、安全、流畅,为后续主设备吊装奠定了坚实基础,漳州核电项目“主设备先行引入法”施工赢得“开门红”。

ZH-65型蒸汽发生器是华龙一号机组最核心的设备之一,是国内首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它的体积巨大,结构复杂而精细,各项性能优异,其设计和制造的高技术含量代表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前沿水平。本次施工采用新型翻转装置,该装置利用重力和杠杆原理,无需特殊固定措施就能使主设备和翻转支架形成一个整体,对比传统的固定支架安装调整以及安装、拆卸抱环等工序,操作容易、安全性高,人因失误概率低,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
核岛主设备先行引入法施工,是在穹顶吊装前,采用大型履带吊将主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蒸发器、主泵泵壳、稳压器,以及设备就位前所需支撑)引入反应堆厂房,改变以往核电机组传统的先土建后安装的顺序施工模式,转变为土建、安装平行施工模式,与常规方法相比在主回路关键路径上节省等待环吊可用的时间,从而使主回路的安装工作提前开始,可大幅节约核电项目的施工工期。中核集团漳州核电项目管理大团队为确保核岛主设备先行引入工作顺利推进,成立了主设备先行引入专项小组,联合中核工程、中核咨询、中核二三等相关单位,以周、日例会机制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了工程推进中遇到的各种制约问题。同时以党建为引领,成立主设备先行引入党员突击队,以党员为骨干力量,夜以继日冲锋在前,有效保障目标实现。
日前压力容器支撑环、主泵垂直支撑、首台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均已顺利吊装就位,漳州核电1号机组主设备先行引入施工正一步步扎实推进。漳州核电项目管理团队决心以创新为动力,建设好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批量化首堆示范工程。
-     
                                    田湾核电7、8号机组开展工程建设沙盘推演2021-10-08
-     
                                    海阳核电2号机组第二次换料大修完成2021-10-08
-     
                                    日本新任环境大臣吹捧核电终结2021-10-07
-     
                                    纽约受到威胁的核电2021-10-02
-     
                                    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51台2021-09-29
-     
                                    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 核电写入8地区“十四五”规划!2021-09-29
-     
                                    劳斯莱斯可能在复兴英国核电中发挥核心作用2021-09-29
-     
                                    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吊装成功2021-09-28
-     
                                    山东发展投资集团携手中国核电推动“双碳”战略落地2021-09-26
-     
                                    上海已拥有国内最完整核电产业链2021-09-26
-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2021-09-23
-     
                                    英国氢能战略 让核电大有作为2021-09-22
-     
                                    大亚湾核电站安全运营10000天 累计供电超3800亿度2021-09-22
-     
                                    大亚湾核电站安全运营10000天 累计供电超3800亿度2021-09-22
-     
                                    国内首个核电智慧水务项目在秦山核电开工建设2021-09-16

 
                                         
                                         
                                         
                                         
                                         2021-10-08
2021-10-08 
  
  
                                         
                                         
                                         
  新能源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