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远见病”的VR,不得不走进动物世界
根据海恩斯和布恩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最新报告,由于经济周期性下滑,能源现货价格依然低迷,今年上游行业的破产案件有所增加。
截至8月中旬,已有26家勘探与生产(E&P)公司申请破产,债务总额为109.6亿美元。该公司注意到,从4月中旬至6月中旬WTI价格修正了-23%之后,5月开始的破产激增。

2018年,有28家E&P公司申请破产,负债132亿美元,而24家公司在2017年要求保护,债务为85亿美元。该公司指出,能源片中的无力偿债能力正在增强。
海恩斯和布恩说:“今年到目前为止,申请量有所增加。”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在2019年仍然低迷。

这家律师事务所表示,很难说是否即将来临新一轮的破产浪潮,但表示,“一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已经放弃了希望,复苏的商品价格将为所有人提供救助,”尤其是濒临破产的运营商。
该公司警告说:“对于这些生产商来说,游戏时间已经用完了,他们无法继续与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打“踢罐子”游戏。
Haynes&Boone的合伙人Buddy Clark告诉路透社,2019年的许多破产都是预先计划好的,第11章的重组,债权人事先同意了重组计划。
他说:“我认为您不会在第7章(清算)中看到很多内容。”“当您看到第7章时,就是没有资产了。通常,总会剩下资产。”
天然气情报认为,上游行业的破产浪潮可能正在临近。这是因为自从18年第四季度油崩盘以来,全国的运营商一直在缩减规模。今年到目前为止,生产商一直面临着利润压缩,债务负担沉重和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

海恩斯和布恩说,自去年以来,已有22家油田服务公司(OFS)申请破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个月的Weatherford International破产。
到目前为止,中游行业经受住了经济放缓的冲击,而上游行业没有同样的财务压力。
自2015年以来,海恩斯(Haynes)和布恩(Boone)记录了192宗E&P破产,总计1,068亿美元的债务,同时记录了185宗OFS破产,涉及650亿美元的债务。
并且,随着SocGen的阿尔伯特·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对通缩的破裂发出警告,看来通货膨胀的下降可能迫使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并可能在2020年选举年掀起能源破产的浪潮。
通过Zerohedge.com
-     
                                    为什么天然气价格崩溃2022-03-04
-     
                                    美国石油产量达到顶峰的真正原因2022-03-03
-     
                                    墨西哥提高石油产量2022-03-03
-     
                                    墨西哥石油和天然气发生戏剧性的掉头2022-03-03
-     
                                    加州石油依赖的讽刺2022-03-03
-     
                                    普京40美元的石油谎言2022-03-03
-     
                                    伊拉克提高石油出口能力2022-03-03
-     
                                    可再生氢对天然气构成威胁吗?2022-03-03
-     
                                    雷斯塔德:低价格使石油服务市场陷入衰退2022-03-03
-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巨人为交易公司争取资金2022-03-03
-     
                                    沙特阿拉伯石油价格上涨2022-03-03
-     
                                    欧佩克为结束石油危机而进行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2022-03-03
-     
                                    阿联酋有望启动新的地区石油基准2022-03-03
-     
                                    这就是加拿大石油价格最终上涨的原因2022-03-03
-     
                                    欧佩克看跌石油2022-03-03

 
                                         
                                         
                                         
                                         
                                         
                                         2022-03-04
2022-03-04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