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0.3GW+光伏0.5GW+抽水蓄能1.2GW!桂东电力签署风光火储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

美国今年将取代韩国,成为世界并网的储能之都。
摘自美国pv杂志。
储能越来越多地在阳光下找到位置。作为一项技术,它仅提供了太多优势,并满足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需求:与天然气厂相比,它的上升速度更快,可以稳定电压和频率,并且可以携带太阳能产生的电子以在天黑后提供电力。
当考虑到锂离子电池的急剧下降的成本时,这种组合就变得不可阻挡。
美国的监管机构,公用事业和州政府开始了解到这一点,而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841号命令正在向能源存储开放批发市场。加上在投资税收抵免(ITC)下将储能与太阳能相结合的税收优势,这种结合为竞争对手的技术带来了完美的风暴。
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美国并网储能市场今年有望翻倍,从去年的376兆瓦增至712兆瓦(注:此预测不包括后台存储)。这家市场研究公司表示,美国将在2017年和2018年超过韩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并网储能市场。
这仅仅是开始。IHS预计,到2023年,美国将部署近5 GW的能量存储(其中90%是锂离子电池)。
ITC撤军以推动增长
这家咨询公司表示,未来四年储能部署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将是电池与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的结合,该组合预计将占电池部署的40%以上,大约2 GW。
包括成本下降在内的多种因素使这种进步成为可能。在此期间,另一项重大刺激措施将是ITC提出的缩小机会窗口,到2022年底,这一机会将降至10%,如果电池主要使用太阳能充电,则可用于成对的太阳能加储存。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美国太阳能会遭受压裂的命运吗?2021-09-13
-     
                                    Gresham House计划在英国建设182兆瓦的储能产品组合2021-09-13
-     
                                    页岩错觉:党为什么要为美国的致密油而结束2021-09-13
-     
                                    能源浪费能否在美国制造业中发挥关键作用?2021-09-13
-     
                                    美国能源工程师的Life可危生活2021-09-13
-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成为美国天然气生产商的噩梦2021-09-13
-     
                                    光伏+储能,光伏企业如何选择储能合作伙伴?2021-09-13
-     
                                    美国太阳能设备供应商将依靠隆基的野心2021-09-13
-     
                                    报告分享丨适应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2021-09-13
-     
                                    美国石油产量下降加速2021-09-13
-     
                                    这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储能突破吗?2021-09-12
-     
                                    SPR将用于为美国政府筹集现金2021-09-12
-     
                                    美国库存减少310万桶刺激油价2021-09-12
-     
                                    特朗普取消加拿大钢铁和铝关税,美国太阳能受益不大2021-09-12
-     
                                    美国页岩生命线越来越少2021-09-12

 
                                         
                                         
                                         
                                         
                                         
                                         2021-09-13
2021-09-13 
  
  
                                         
                                         
                                         
                                         
  新能源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