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电网、五大发电2020年度企业负责人薪酬情况披露

通常用这样的“金字塔”表面结构蚀刻太阳能电池以捕获更多的光。KIST的科学家研究了一种使这些结构更小的方法,并发现了一些好处。
韩国科学技术院
如今,电池生产中使用的晶圆通常厚度为180-200微米。人们普遍认为,比这更薄会带来问题,因为晶圆太脆弱,无法承受在生产过程中和现场所承受的压力。而且,由于近年来多晶硅的成本持续下降,制造商缺乏降低消费量的强烈动力。
不过,在研究人员中,仍然对厚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的“超薄”细胞感兴趣。除了节省多晶硅成本外,这些还可以使电池更轻,更灵活,适用于除常规PV模块以外的应用。科学家们还得出理论认为,使用超薄晶圆可以为获得更高效率的成果打开大门。
由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领导的科学家声称,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在表面上刻蚀一个光捕获纳米结构,来增加50微米厚的细胞的机械柔韧性。
陷光
生产中的电池通常采用金字塔状结构进行蚀刻,从而“捕获”更多的光,从而防止其被反射出电池。KIST的小组研究了使这种金字塔结构更小的方法,发现它们可以实现与传统工艺相当的结果,同时显着提高了晶片的机械柔韧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储氢新思路:“纳米夹心巧克力”或可成为创新能源载体2022-01-04
-     
                                    投资者押注2750万美元,纳米技术能源公司的石墨烯电池突破才是真正的事物2021-12-31
-     
                                    世界上最长柔性纤维电池问世2021-12-23
-     
                                    制造业寻求晶圆尺寸的统一2021-12-17
-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可提高电网稳定性,我国需求有望快速增长2021-12-15
-     
                                    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直流输电技术展望2021-12-15
-     
                                    Sunport的BIPV柔性太阳能电池板2021-12-14
-     
                                    亚纳米颗粒可稳定锂氧电池2021-12-14
-     
                                    晶圆生产回到西班牙2021-12-05
-     
                                    碳纳米管为硅的储存铺平了道路2021-11-24
-     
                                    超薄柔性太阳能电池,效率达13%2021-11-22
-     
                                    具有8.5%效率的纳米粒子敏化太阳能电池2021-11-18
-     
                                    绿电风口已至 电网如何进阶?2021-11-18
-     
                                    韩国研究人员宣布柔性CIGS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20.4%2021-11-12
-     
                                    这项技术有多厉害?能让海上风电降本30%2021-11-09

 
                                         
                                         
                                         
                                         
                                         
                                         2022-01-04
2022-01-04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