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与华陆达成100MW电解水制氢设备采购合作
继欧佩克在2015年6月5日于维也纳举行的会议上决定不减产之后,油价很可能会继续从5月初开始的下降(图1)。价格可能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上,因为没有明显的理由使价格从1月份的46美元低点回升。

图1。布伦特原油现货价2015年5月1日至6月1日:资源:EIA和迷宫咨询服务公司
(点击图片放大)
沙特阿拉伯对需求和市场份额的较长看法主导了不削减产量的决定。
世界石油生产已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从相对便宜的常规生产占主导的供应转向了昂贵的深水和非常规生产的越来越多的供应。大多数常规石油位于阿拉伯,西伯利亚和北里海盆地(图2),而深水和非常规生产则集中在大西洋和北美边缘。相关:忘记噪音:石油价格不会再崩溃

图2。显示阿拉伯,西伯利亚和北里海沉积盆地的位置图。资源:美国地质调查局。
(点击图片放大)
这种转变是欧佩克与北美石油生产商之间当前价格冲突的根源。自2008年以来,欧佩克的液体产量到2014年中为止一直持平(图3)。北美以外的非欧佩克产值持平。大部分产量增长都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但这不仅来自致密油。相关:值得一看的三只鹰福特股票

图3。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液体产量,显示出OPEC,非欧佩克减去美国和加拿大,以及美国和加拿大。资源:EIA和迷宫咨询服务公司
(点击放大图片)
欧佩克市场份额的竞争来自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深水和致密油生产。自2008年1月以来,美国和加拿大的石油日产量增加了620万桶。自2014年6月以来,OPEC的产量在此期间增加了2 mmbpd,其中增加了1.3 mmbpd(65%)。
过去一年中较低的油价(图4)尚未导致北美产量的任何明显下降。在过去几个月中,石油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了欧佩克的局势。近几个月来,全球生产过剩状况变得越来越糟,但并没有好转,但价格基于情感而上涨。相关:美国页岩油不会以当前价格反弹

图4。自2014年6月以来的原油价格。资源:EIA和迷宫咨询服务公司
(点击放大图片)
美国产量可能确实在下降,但报告滞后3个月使我们看不到这一点。确实,尽管中东的钻井平台数量从未有过增加,但OPEC可能无法进一步提高产量。
欧佩克大幅增加其市场份额的唯一方法是在至少6个月的时间内以低油价破坏北美昂贵的石油生产。这就是为什么此时减产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的原因。
-     
                                    欧佩克在油价大战中仍占据所有优势2021-08-29
-     
                                    欧佩克产量增加,美国页岩气下降2021-08-28
-     
                                    欧佩克在油价战中努力保持步伐2021-08-28
-     
                                    欧佩克和美国石油生产商坚守降低油价的希望2021-08-27
-     
                                    欧佩克表示美国石油繁荣将在今年结束2021-08-26
-     
                                    伊朗制裁解除后,更多的欧佩克石油即将来临2021-08-26
-     
                                    俄罗斯的冷淡肩膀可能在欧佩克6月5日的决定中暗示2021-08-25
-     
                                    这个国家想尽快加入欧佩克2021-08-25
-     
                                    欧佩克能坚持多长时间?2021-08-25
-     
                                    欧佩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2021-08-24
-     
                                    看到一些成功,欧佩克维持市场份额战略2021-08-24
-     
                                    伊朗官员称,无论欧佩克减产与否,油价将回到80美元2021-08-23
-     
                                    欧佩克考虑召开石油价格紧急会议2021-08-23
-     
                                    欧佩克发布11月份石油产量报告2021-08-23
-     
                                    欧佩克部长谴责价格战阴谋论2021-08-23

 
                                         
                                         
                                         
                                         
                                         
                                         2021-08-29
2021-08-29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