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不是人类社会与生活的全部,只是生活的补充
工会周五表示,英国最大的工人工会联合工会威胁要对Equinors Mariner石油平台采取罢工行动,据路透社报道,周末后将再对Totals北海油田进行罢工。
就在谈判成功结束同一地区的另一场罢工之后的第二天,又发生了罢工的威胁。
安全联盟在其网站上的一份声明中证实,在代表1600名罢工工人的工会与雇主达成协议后,挪威钻机工人同意取消罢工,进行为期10天的罢工。
在安全联盟和挪威船东协会未能就工资和退休金条件达成协议之后,罢工于7月10日开始。Knarr提起工业行动导致壳牌经营的油田之一关闭。
“罢工已经结束...安全联盟的首席谈判代表告诉路透社,所有工人今天将恢复工作。
由国家指定的调解员设法解决了冲突。挪威船东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说:“通过国家指定的调解人,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因此,罢工将立即结束。”
作为西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挪威每天要抽出约200万桶石油。根据彭博社引用的最新公开数据,4月,Knarr油田的日产量为23,900桶石油和3,500桶天然气液体。罢工对挪威的产量影响有限,约占挪威产量的1%,但一些钻井公司警告说,如果争端持续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可能会取消合同。
涉及钻井或勘探的其他一些石油钻机以及支持船也受到了影响,而不是生产平台。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与日本,日本的温特豪斯和DEA的合作伙伴Idemitsu共同经营着每天23000桶的油田,并拥有45%的股份。达成协议后,壳牌表示准备重新启动Knarr油田。
壳牌发言人说:“壳牌可以确认我们已经开始准备从纳达尔重新开始生产,因为挪威的工业行动现已结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2018年三大石油专业2022-02-11
-     
                                    为什么沙特石油产量突然下降2022-02-11
-     
                                    石油交易员拔河2022-02-11
-     
                                    中国石油期货仍然是高风险的努力2022-02-11
-     
                                    特朗普要求盟国切断伊朗石油,石油暴涨2022-02-11
-     
                                    石油集会,但这个国家不能卖掉原油2022-02-11
-     
                                    石油的4个主要关键点2022-02-11
-     
                                    石油行业是否重复出现严重错误?2022-02-11
-     
                                    利比亚重新开放石油港口2022-02-11
-     
                                    欧洲充斥着船上储存的石油2022-02-11
-     
                                    全球石油发现在2018年显着复苏2022-02-11
-     
                                    利比亚石油产量仅下降2022-02-11
-     
                                    巴基斯坦:埃克森美孚即将进行大型石油发现2022-02-11
-     
                                    印尼图书石油进口大幅下降2022-02-11
-     
                                    石油价格下滑,因为钻机数增加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