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黑龙江佳木斯:大网电通进赫哲族乡村

时间:2022-02-11 19:22:01 来源:中国电力网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曲《乌苏里船歌》唱出了东北地区赫哲族人民生动的劳动场景。

黑龙江佳木斯:大网电通进赫哲族乡村

“爬山卧雪、下江捕鱼”是赫哲族人民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村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与此同时,村民也深深感受到电的重要性。25年前,一条供电线路延伸至八岔村,开启了这里发展的新篇章。

用上柴油机 告别煤油灯

八岔村是赫哲族聚居地之一,位于八岔岛西南端,也曾取名“八卡德伦”,意为“低洼地”。这里临近江水,地势低洼,狩猎、捕鱼是八岔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为村落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村子发展缓慢,村民们一直靠点煤油灯照明。

1969年10月,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出资为八岔村买来了柴油发电机。回忆起刚刚用上电的生活,今年88岁的尤桂兰笑着说:“那时我在村里任妇女主任,白天忙生产,晚上忙家务,要想再干点别的活,煤油灯就要把脸和鼻子都给熏黑了。村里有了柴油机发电,我们在晚上也可以织网,还可以做鱼皮、兽皮服饰换取日用品。”

那时,柴油机发的电仅能供每家照明使用,即便如此电也不够用。由于距离同江市区有140多千米,交通不便,架设供电线路难度很大。1983年,八岔村更换了一台大容量的柴油发电机。

今年61岁的同江市供电分公司(原同江市电业局)退休员工尤俊生是土生土长的八岔村人。他对电给村民带来的新生活记忆犹新:“有了电,富裕的人家买了电视机,每晚大家都挤在有电视的乡亲家里看电视。可每当看到兴头上,电视‘咔吧’一声,屏幕就黑了。为了省电,每家只装两个灯泡,白天舍不得用电,就等着晚上看电视,可就这也不够。”

用电需求旺 架线解难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小村落因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被外人所知。村里发展起了养殖业、餐饮业、手工业,还兴办了酒厂。

“我赶上了好时代,当时开了个民族特色餐馆,可柴油发电机发电断断续续的,供电无法保障,餐馆里的新鲜食材放不住,顾客经常抱怨吃不到地方特色。”59岁的民族餐馆负责人毕洪军回忆说。

柴油发电机运行成本高、故障多,八岔村村民迫切需要稳定的供电。解决八岔村的用电难题也是当时的同江市电业局的首要任务。然而八岔村远离周边乡镇,架设供电线路有两个困难: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村子地处低洼地,施工难度大。

同江市电业局员工董学当年还是个小伙子。他说:“村民听说供电公司要架设供电线路,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听说资金不足,有人还表示要每家均摊,可村民出船打鱼,漂泊不定,收入也仅能维持全家温饱。”

最终,同江市政府和同江市电业局决定共同出资70余万元架设供电线路。1997年5月,同江市电业局抽调精干力量和技术骨干前往现场调研勘查。经过勘查,供电局决定从60千米外T接来的10千伏临江线上再T接10千伏八岔线。

1997年6月,同江市电业局组织30多名员工开始施工。

大网电进村 生活现代化

八岔村交通极其不便,通往村屯的道路都是泥沙路。董学回忆说:“当时运输电杆、金具等要经过三次倒运,在市区由四轮车装车,到了八岔村村口改为用牛车,运到地头再用人力搬运。”

施工人员每天起早贪黑,争分夺秒,饿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江水,蚊叮虫咬、暴雨高温都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大伙干劲冲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村民们都盼着用上大网电。

这是八岔村有史以来第一次架设线路,没有经验,施工人员通过学习和创新解决问题。挖好了坑,立杆又遇到了难题。10千伏八岔线位于江边低洼地段,施工机械根本无法使用,人在洼地上走路都一步一陷,更别说扛上又长又重的水泥电杆了。

“我们找来长方形木板,木板底部装上滑轮,将电杆放在木板上,再由10个人用支架架起来,最后用牵引绳调整扶正电杆。”董学说。就这样,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施工人员架设供电线路16.5千米,立杆220基,安装两台变压器。1997年10月,八岔村正式接通大网电。

有了稳定的供电,八岔村村民享受到了电力带来的实惠。他们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同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鱼皮工艺等产业。

经过几轮农网改造,八岔村电网也从最初的T接线路改为现在由66千伏新颜变电站供电。如今,八岔村村民家家都用上了家用电器,有些家庭还安装了电采暖设备,村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化生活。

(黑龙江佳木斯供电公司供图)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