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配置全扒光,还值得等上半年吗?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EIA于5月25日发布了最新版的《电力月刊》,其中包含2017年3月的数据。3月的数据包括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这些情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如果有的话)。
• 太阳能的贡献刚刚超过2%
• 所有可再生能源的贡献超过了核能的贡献
• 风能和太阳能的总贡献超过10%
• 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贡献超过12%
下图显示了每年公用事业规模设施的月总发电量与太阳能的贡献。左手刻度用于总发电量,而右手刻度用于太阳能输出,并且故意将其设置为夸大太阳能输出,以评估其潜力,以对仲夏高峰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今年3月份的太阳能产量增幅似乎大大超过了前三年。美国2016年的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57%以上,太阳能产业协会尚无法提供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我也无法访问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数据,因此,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容量可能出现了异常大的增加。2月至3月的太阳能输出增加是否存在某种畸变,或者这种急剧增加一直持续到4月,还有待观察。

(点击放大)
下图显示了到目前为止2017年的每月产能增加。3月份,超过70%的产能增加是风能,而太阳能则不足21%。天然气燃料的添加量约为1.3%,石油液体的贡献率为0.4%,化石燃料的总贡献率为1.7%。其他废物生物质占4%,垃圾填埋气约占0.5%,电池约占2%。

(点击放大)
高峰石油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美国为何输掉核能竞赛2022-04-03
-     
                                    新的核燃料棒可能增加现有工厂的产量2022-04-03
-     
                                    生物燃料突破:产量跃升64%2022-04-03
-     
                                    Google放弃了可再生能源2022-04-03
-     
                                    可再生能源的高成本2022-04-03
-     
                                    丹麦加大对伊朗的可再生能源投资2022-04-02
-     
                                    伊朗对核能交易和制裁结束持乐观态度2022-04-02
-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得益于默克尔连任2022-04-02
-     
                                    可再生能源能否拯救这些被压倒的能源巨头?2022-04-02
-     
                                    风不足以填补美国可再生能源的风帆2022-04-02
-     
                                    白宫三合局可再生能源授权2022-04-02
-     
                                    纽约市能否实现其可再生能源存储目标?2022-04-02
-     
                                    这一发展可能会革新可再生能源2022-04-02
-     
                                    高盛和其他35家公司将100%可再生能源作为目标2022-04-02
-     
                                    合成技术突破,使生物燃料产量提高了50%2022-04-02

 
                                         
                                         
                                         
                                         
                                         
                                         2022-04-03
2022-04-03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