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矿业二烧脱硫脱硝系统优化提升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招标
由于有关主要市场需求增加的数据,例如中国和欧佩克看涨《石油市场月报》的数据,布伦特原油价格创下了每桶79美元的新高。
美国即将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也推动了价格上涨。
路透社指出,来自中国炼油厂的数据显示,4月份,这些炼油厂每天处理约1,206万桶原油,同比增长12%,也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日吞吐率。
欧佩克方面估计,经合组织中过多的石油库存已减少到仅900万桶。相比之下,欧佩克,俄罗斯和其他一些生产国同意减产以刺激价格,则为3.4亿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削减石油产量协议方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委内瑞拉大幅减产,因为该国正努力应对外汇短缺,美国的制裁以及毁灭性的经济危机。
另一方面,由于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报告钻井平台又增加了,美国的产量增长速度使贸易商上周犹豫。昨天,美国能源情报署表示,预计下个月页岩油产量将达到每日717.8万桶,这得益于创纪录的每月增加14.4万桶的日产量。
但是,目前原油的顺风远远超过逆风,因此价格可能会在未来几天继续上涨,尤其是鉴于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引发以色列在加沙的抗议活动之后,以色列的局势升级。促使以色列国防军立即做出军事反应。
据路透社报道,在过去的12个月中,由于需求增加和欧佩克+集团供应有限,原油价格上涨了70%。不过,卡特尔领导人沙特阿拉伯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油价在开始伤害生产之前仍可以上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原油价格下跌,汽油走高2022-02-03
-     
                                    布伦特原油管道关闭令石油市场困惑2022-02-03
-     
                                    布伦特原油上涨,因为这条主要管道破裂2022-02-03
-     
                                    欧佩克原油出口至美国仍不稳定2022-02-02
-     
                                    WTI布伦特原油价差缩小至五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022-02-02
-     
                                    二叠纪石油产量创历史新高2022-02-02
-     
                                    最大的石油消费者不急于对冲原油2022-02-02
-     
                                    为什么加拿大原油交易价格如此之高2022-02-02
-     
                                    苦苦挣扎的委内瑞拉启动招标以购买美国原油2022-02-02
-     
                                    EIA报告原油再度下跌后,油价反弹2022-02-01
-     
                                    俄罗斯将2017年原油产量提高到30年高点2022-02-01
-     
                                    WTI-布伦特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推动美国原油出口2022-02-01
-     
                                    动荡时期哥伦比亚原油出口下滑2022-02-01
-     
                                    石油专业:70%的原油可以留在地下2022-02-01
-     
                                    强劲的原油库存增加后,油价下跌2022-02-01

 
                                         
                                         
                                         
                                         
                                         
                                         2022-02-03
2022-02-03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