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北京:上百个分布式项目并网发电,市占率30%以上,晶澳科技是如何做到的?
布伦特原油和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均于2018年开始交易,每桶均价超过60美元,这是自2014年1月以来的首次,当时油价暴跌。WTI在亚洲早盘交易中曾触及每桶60.68美元的高位,随后有所回落至60.64美元,而布伦特原油则创下每桶67.23美元的高点,随后跌至67.20美元。
分析师认为,价格上涨背后强劲的需求和紧缩的供应。实际上,基本面和市场对今年基本面发展的预期都足够强劲,足以抵消12月30日Forties输油管道的提早重启。为了修复发际线裂缝,四十年代四十年代停业,这使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因为该管道向英国提供了约45万桶/日的原油。
基本指标还抵消了利比亚的生产恢复,此前管道爆破导致日产量在70,000到100,000 bpd之间。据路透社报道,该管道已于12月31日修复,石油流量逐渐恢复。
2017年最后一个星期也看到有关中国独立炼油厂提高原油进口配额的消息,这表明世界第二大消费国的石油需求进一步上升。北京为44家公司颁发了总计1.2132亿吨(243万桶/日)的原油进口配额,这只是今年的第一批配额。
为了增加看涨情绪,美国原油库存继续下降,自2017年3月创下历史新高以来,累计下降了多达20%。尽管并非所有人都认为EIA的库存数据是世界上最大消费者的准确供需指标,但权威机构的每周报告仍然具有市场动荡的力量。
另一方面,分析师认为,美国石油产量将继续增长,并将很快突破1000万桶/日的关口。到今年年底,日产量为975万桶,而更高的价格可能会促使今年更快地增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加拿大石油价格会反弹吗?2022-02-02
-     
                                    尼日利亚改革石油部门以吸引新投资2022-02-02
-     
                                    二叠纪石油产量创历史新高2022-02-02
-     
                                    墨西哥石油工业的复兴2022-02-02
-     
                                    石油价格修正可能不会损害欧洲专业人士2022-02-02
-     
                                    炼油厂维护旺季临近,石油价格回落2022-02-02
-     
                                    解释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战略2022-02-02
-     
                                    不可阻挡的石油集会2022-02-02
-     
                                    如果中东冲突升级,石油价格可能翻番2022-02-02
-     
                                    由于石油价格稳定,美国钻机数量下降2022-02-02
-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基准可能永远改变2022-02-02
-     
                                    俄罗斯能否打破对石油的依赖?2022-02-02
-     
                                    欧佩克十一月份石油产量下滑2022-02-02
-     
                                    石油交易商从未如此看涨2022-02-02
-     
                                    欧佩克12月石油产量下降2022-02-02

 
                                         
                                         
                                         
                                         
                                         
                                         2022-02-02
2022-02-02 
  
  
                                         
                                         
                                         
                                         
 
 新能源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