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储能日报,纵览一日储能大事【1月30日】
石油套期保值已在美国页岩钻井公司中流行,他们利用金融手段锁定了原油价格上涨时原油原料的较高价格。
今年所有页岩产量的一半价格已经锁定使用期货合约。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份报告显示,第四季度之后,美国石油公司将对冲幅度提高至48%,而第三季度之后仅为30%。
受保护的未来生产价格使钻探更容易增加产量并降低支出,从而吸引了投资者进入石油和天然气领域。
高盛分析师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2018年生产商对冲的持续增长促进了(石油公司)资本纪律的计划,减少了现金流的波动。”
套期保值的浪潮已经出现在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WTI)等级的交易所交易数据中。据路透社报道,自六月以来,尚未结算的未平仓合约数量已经增加了近四分之一。“原因是美国的生产商套期保值以及资金都非常看涨。页岩油生产商将使用WTI作为对冲工具,而不是布伦特原油,”新加坡Strong Petroleum董事总经理Oystein Berentsen在10月初的一次采访中对路透社说。
此外,二叠纪的钻机数量持续增加,而如今大多数页岩活动都在这里。新的套期保值措施可以使二叠纪生产商继续进行钻探工作,这表明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产品投产。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数据,4月美国7个主要油气田的页岩油产量每天将增加13.1万桶,达到695.4万桶/日。数据显示,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的二叠纪盆地将出现最大的攀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特朗普的离岸计划不太可能引发钻探热潮2022-02-03
-     
                                    世界上最大的近海热潮正在加速发展2022-02-02
-     
                                    页岩热潮是确定的吗?2022-02-02
-     
                                    明年的页岩热潮出奇的位置2022-01-30
-     
                                    中国石油2021年净利润预计超1000亿元2022-01-25
-     
                                    突发!国家严查,中石油累计倒卖进口原油1.795亿吨!2022-01-20
-     
                                    德州电池热潮2022-01-15
-     
                                    太阳能热潮会来到中东吗?2021-12-24
-     
                                    特朗普会引发海上钻探热潮吗?2021-12-21
-     
                                    捷克共和国打算利用锂热潮2021-12-17
-     
                                    巨大的原油库存增加引发了恐慌性购买热潮2021-12-15
-     
                                    二叠纪的热潮能持续多久?2021-12-05
-     
                                    中石油与中石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1-12-02
-     
                                    风能热潮席卷美国2021-12-01
-     
                                    蒂勒森如何为俄罗斯北极钻井热潮提供燃料2021-11-24

 
                                         
                                         
                                         
                                         
                                         
                                         2022-02-03
2022-02-03 
  
  
                                         
                                         
                                         
                                         
 
 新能源
新能源


